河道砂石地方立法实证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我国河道砂石地方立法现实构造 | 第16-32页 |
2.1 我国河道砂石地方立法的总体结构 | 第16-21页 |
2.1.1 立法名称 | 第16-18页 |
2.1.2 立法时间与效力层级 | 第18-21页 |
2.2 地方河道砂石立法文本的内容研究 | 第21-32页 |
2.2.1 管理主体 | 第21-23页 |
2.2.2 采砂规划 | 第23-25页 |
2.2.3 采砂许可 | 第25-27页 |
2.2.4 法律责任 | 第27-32页 |
第3章 我国地方河道砂石立法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32-40页 |
3.1 立法结构缺陷和立法技术粗疏 | 第32-36页 |
3.1.1 立法结构有缺陷 | 第32-33页 |
3.1.3 立法技术较为粗疏 | 第33-36页 |
3.2 新旧法并行冲突与选择性立法 | 第36-38页 |
3.2.1 新旧法并行引发的立法冲突 | 第36-37页 |
3.2.2 选择性立法与部门利益倾向 | 第37-38页 |
3.3 立法效率与现实需求的矛盾激化 | 第38-40页 |
3.3.1 处罚过轻难以遏制非法采砂 | 第38页 |
3.3.2 违规超采监管效果不佳 | 第38页 |
3.3.3 过剩采砂船管理缺乏措施 | 第38-40页 |
第4章 提高河道砂石地方立法质量的途径 | 第40-48页 |
4.1 抓好地方立法主体思想建设与能力素质建设 | 第40-41页 |
4.1.1 强化立法主体的思想建设 | 第40-41页 |
4.1.2 做好立法主体的能力素质建设 | 第41页 |
4.2 健全河道砂石立法内容 | 第41-45页 |
4.2.1 转变河道砂石立法理念 | 第41-42页 |
4.2.2 建立河道砂石生态补偿制度 | 第42-43页 |
4.2.3 建立地方性法规清理制度 | 第43-44页 |
4.2.4 提高河道砂石法律责任标准 | 第44-45页 |
4.3 完善地方河道砂石立法的几个着力点 | 第45-48页 |
4.3.1 构建完整的河道采砂法律体系 | 第45-46页 |
4.3.2 精准打击非法采砂的关键点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