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第2章 智能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整体结构 | 第13-23页 |
2.1 智能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概述 | 第13-19页 |
2.1.1 智能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目标 | 第13-14页 |
2.1.2 智能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基本特点 | 第14-15页 |
2.1.3 智能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分区方案 | 第15-19页 |
2.2 智能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策略 | 第19-21页 |
2.2.1 整体安全防护策略 | 第19-20页 |
2.2.2 边界安全防护策略 | 第20-21页 |
2.2.3 过程安全防护策略 | 第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3章 智能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技术研究 | 第23-37页 |
3.1 边界安全防护技术 | 第23-28页 |
3.1.1 通用技术措施 | 第23-24页 |
3.1.2 网络隔离技术 | 第24-26页 |
3.1.3 加密认证技术 | 第26-28页 |
3.2 边界安全防护设备及配置过程 | 第28-33页 |
3.2.1 交换机原理及配置过程 | 第28-30页 |
3.2.2 防火墙原理及配置过程 | 第30-31页 |
3.2.3 横向隔离装置原理及配置过程 | 第31-32页 |
3.2.4 纵向加密认证装置原理及配置过程 | 第32-33页 |
3.3 过程安全防护技术 | 第33-36页 |
3.3.1 可信计算技术原理 | 第34-35页 |
3.3.2 可信计算技术框架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220kV某智能站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方案的设计 | 第37-55页 |
4.1 工程背景概况 | 第37-38页 |
4.2 防护目标及主要风险 | 第38-39页 |
4.2.1 防护目标 | 第38-39页 |
4.2.2 主要风险和防护重点 | 第39页 |
4.3 边界安全防护方案 | 第39-42页 |
4.3.1 防护范围及安全分区 | 第39-40页 |
4.3.2 边界安全防护方案部署 | 第40-42页 |
4.4 各系统边界安全防护方案 | 第42-46页 |
4.4.1 安全I区系统边界防护方案 | 第43-44页 |
4.4.2 安全II区系统边界防护方案 | 第44-45页 |
4.4.3 安全III区系统边界防护方案 | 第45-46页 |
4.5 边界安全设备加固方案 | 第46-47页 |
4.5.1 物理隔离设备 | 第46页 |
4.5.2 加密认证装置 | 第46页 |
4.5.3 防火墙 | 第46页 |
4.5.4 路由器/交换机 | 第46-47页 |
4.6 基于可信计算技术的过程安全防护方案 | 第47-52页 |
4.6.1 可信计算平台设计 | 第47-49页 |
4.6.2 可信计算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 第49-51页 |
4.6.3 工程应用前景分析 | 第51-52页 |
4.7 应用效果分析 | 第52-53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结论 | 第55-56页 |
5.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