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屈原》热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民国时期的《屈原》热 | 第7-8页 |
二、民国时期《屈原》热现象的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三、本文研究思路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盛况空前的《屈原》热 | 第12-22页 |
一、媒体的热烈报道 | 第12-14页 |
二、《屈原》观演热 | 第14-16页 |
三、《屈原》评论热 | 第16-20页 |
四、《屈原》唱和热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屈原》热的政治因素 | 第22-37页 |
一、《屈原》与国民党文艺思想的遇合与背离 | 第22-30页 |
(一) 《屈原》与民族主义的遇合 | 第23-26页 |
(二) 国民党对《屈原》态度的遽变 | 第26-30页 |
二、共产党在《屈原》阐释中的政治想象 | 第30-37页 |
(一) 重点挖掘《屈原》中的民本思想 | 第31-32页 |
(二) 组织唱和鸣不平 | 第32-34页 |
(三) 呼吁“爆炸”隐喻新生 | 第34-37页 |
第三章 《屈原》热的审美因素 | 第37-48页 |
一、屈原形象的巨大吸引力 | 第37-41页 |
二、《屈原》剧本的艺术魅力 | 第41-45页 |
三、中华剧艺社成功的二度创作 | 第45-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