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6页 |
英文摘要 | 第6-9页 |
缩略语 | 第14-16页 |
1 前言 | 第16-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1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1.2.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2 伤残接受度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2.4 伤残接受度、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2-26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2.2.1 抽样方法 | 第22页 |
2.2.2 样本量计算 | 第22-23页 |
2.2.3 研究工具 | 第23-24页 |
2.2.4 资料收集方法 | 第24页 |
2.2.5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2.3 质量控制 | 第25页 |
2.3.1 研究设计阶段 | 第25页 |
2.3.2 研究实施阶段 | 第25页 |
2.3.3 研究数据分析与整理阶段 | 第25页 |
2.4 伦理原则 | 第25-26页 |
3 结果 | 第26-39页 |
3.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一般资料 | 第26-29页 |
3.1.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人口学资料 | 第26-27页 |
3.1.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 | 第27-29页 |
3.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伤残接受度、应对方式和生活质量现状 | 第29-31页 |
3.2.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伤残接受水平 | 第29页 |
3.2.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得分情况 | 第29-30页 |
3.2.3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情况 | 第30-31页 |
3.3 伤残接受度、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31-33页 |
3.4.1 伤残接受度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 | 第31页 |
3.4.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伤残接受度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 第31-32页 |
3.4.3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 第32-33页 |
3.4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9页 |
3.4.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 第33-36页 |
3.4.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多因素分析 | 第36-39页 |
4 讨论 | 第39-47页 |
4.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分析 | 第39页 |
4.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伤残接受度和生活质量状况 | 第39-42页 |
4.2.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伤残接受度状况 | 第39-40页 |
4.2.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状况 | 第40-42页 |
4.3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伤残接受度、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第42页 |
4.3.1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伤残接受度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 第42页 |
4.3.2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伤残接受度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第42页 |
4.3.3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关系 | 第42页 |
4.4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2-46页 |
4.4.1 CT分型 | 第43页 |
4.4.2 治疗方式 | 第43页 |
4.4.3 伤残接受度 | 第43-45页 |
4.4.4 本次患病就诊时间 | 第45页 |
4.4.5 回避应对 | 第45-46页 |
4.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与研究特色 | 第46页 |
4.6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后续研究方向 | 第46-47页 |
5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综述 | 第55-67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附录 | 第67-78页 |
附录1 | 第67-68页 |
附录2 | 第68-70页 |
附录3 | 第70-72页 |
附录4 | 第72-74页 |
附录5 | 第74-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