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Y油田复合型碳酸盐岩储层表征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引言 | 第10-24页 |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20页 |
| 1.4 论文研究思路、内容 | 第20-22页 |
| 1.4.1 论文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20-21页 |
| 1.4.2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1-22页 |
| 1.5 论文的关键技术与创新点 | 第22-24页 |
| 2 工区概况 | 第24-29页 |
| 2.1 地质概况 | 第24-28页 |
| 2.2 勘探历程 | 第28-29页 |
| 3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29-38页 |
| 3.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 | 第29-31页 |
| 3.2 地层划分对比 | 第31-38页 |
| 3.2.1 基准面旋回的界面识别 | 第31-33页 |
| 3.2.2 层组划分对比原则 | 第33-34页 |
| 3.2.3 层组划分及小层对比结果 | 第34-38页 |
| 4 构造特征分析及圈闭评价 | 第38-44页 |
| 4.1 地震资料处理解释 | 第38-42页 |
| 4.2 构造特征分析 | 第42页 |
| 4.3 圈闭评价 | 第42-44页 |
| 5 沉积特征研究 | 第44-49页 |
| 5.1 单井相分析 | 第44-45页 |
| 5.2 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 | 第45-47页 |
| 5.3 沉积相展布特征 | 第47-49页 |
| 6 储层特征研究 | 第49-89页 |
| 6.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49-51页 |
| 6.2 储集空间特征 | 第51-63页 |
| 6.2.1 储集空间类型 | 第51-52页 |
| 6.2.2 裂缝发育特征及展布规律研究 | 第52-63页 |
| 6.3 储层参数研究 | 第63-72页 |
| 6.3.1 测井资料标准化 | 第64-66页 |
| 6.3.2 储层四性关系 | 第66-69页 |
| 6.3.3 储层参数解释模型 | 第69-72页 |
| 6.4 储层识别及有效厚度解释标准 | 第72-77页 |
| 6.5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研究 | 第77-89页 |
| 7 油藏特征研究 | 第89-98页 |
| 7.1 油水界面的确定 | 第89-95页 |
| 7.2 油水分布规律 | 第95-97页 |
| 7.3 油藏类型 | 第97-98页 |
| 8 地质建模研究 | 第98-110页 |
| 8.1 地质建模方法及策略 | 第98-99页 |
| 8.2 数据准备及网格设计 | 第99-100页 |
| 8.3 储层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第100-108页 |
| 8.3.1 建立三维构造模型 | 第100-101页 |
| 8.3.2 建立储层属性模型 | 第101-108页 |
| 8.4 储量计算 | 第108-109页 |
| 8.5 网格粗化 | 第109-110页 |
| 9 新井应用效果研究 | 第110-113页 |
| 9.1 早期生产井情况 | 第110-111页 |
| 9.2 一期开发井情况 | 第111-113页 |
| 10 结论与认识 | 第113-115页 |
| 致谢 | 第115-11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6-125页 |
| 附录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