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2030年中国PM2.5和O3时空分布特征预估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引言第8-10页
    1.2 气候变化对PM_(2.5)和O_3的影响第10-12页
        1.2.1 气候变化对PM_(2.5)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1页
        1.2.2 气候变化对O_3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1-12页
    1.3 排放变化对PM_(2.5)和O_3的影响第12-13页
        1.3.1 排放变化对PM_(2.5)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页
        1.3.2 排放变化对O_3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3页
    1.4 问题的提出第13页
    1.5 研究内容、目标和技术路线第13-16页
        1.5.1 研究内容和目标第13-14页
        1.5.2 技术路线第14-16页
第二章 模式与分析方法第16-33页
    2.1 NAQPMS模式介绍第16-18页
    2.2 气象模式介绍第18-21页
        2.2.1 CESM模式数据第18-19页
        2.2.2 WRF模式第19-21页
    2.3 模式设置与验证第21-31页
        2.3.1 区域设置与物理参数第21-22页
        2.3.2 气象场验证第22-26页
        2.3.3 污染物浓度验证第26-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未来气候和排放变化第33-45页
    3.1 未来气候变化第33-37页
    3.2 未来排放变化第37-43页
    3.3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气候和排放变化对PM_(2.5)的影响第45-53页
    4.1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PM_(2.5)的影响第45-47页
        4.1.1 气候变化下PM_(2.5)浓度的季节变化第45-46页
        4.1.2 四个地区PM_(2.5)的重度污染天数变化第46-47页
    4.2 未来排放变化对PM_(2.5)的影响第47-49页
        4.2.1 排放变化下PM_(2.5)浓度的季节变化第47-48页
        4.2.2 四个地区PM_(2.5)的重度污染天数变化第48-49页
    4.3 气候和排放共同变化对PM_(2.5)的影响第49-51页
        4.3.1 气候和排放变化下PM_(2.5)浓度的季节变化第49-50页
        4.3.2 四个地区PM_(2.5)的重度污染天数变化第50-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五章 气候和排放变化对O_3的影响第53-61页
    5.1 未来气候变化对中国O_3的影响第53-55页
        5.1.1 气候变化下O_3浓度的季节变化第53-54页
        5.1.2 四个地区O_3超标天数的变化第54-55页
    5.2 未来排放变化对O_3的影响第55-57页
        5.2.1 排放变化下O_3浓度的季节变化第55-56页
        5.2.2 四个地区O_3超标天数的变化第56-57页
    5.3 气候和排放共同变化对O_3的影响第57-59页
        5.3.1 气候和排放变化下O_3浓度的季节变化第57-58页
        5.3.2 四个地区O_3超标天数的变化第58-59页
    5.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61-62页
    6.2 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工作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9页
致谢第69-71页
作者简介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京地区气溶胶反演及气溶胶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超高维自由模型下的特征筛选研究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