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4页 |
1.1 肺癌标志物的概述 | 第10-11页 |
1.1.1 肺癌标志物的检测在临床中的意义 | 第10-11页 |
1.1.1.1 诊断和预防 | 第10页 |
1.1.1.2 治疗效果监测 | 第10-11页 |
1.2 纳米材料的简介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研究 | 第11-23页 |
1.2.1 纳米材料概述 | 第11-15页 |
1.2.1.1 纳米材料的维数 | 第11页 |
1.2.1.2 纳米材料的性质 | 第11-12页 |
1.2.1.3 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 | 第12-15页 |
1.2.2 碳纳米材料概述 | 第15-23页 |
1.2.2.1 碳纳米管/纳米金复合材料概述 | 第15-16页 |
1.2.2.2 碳纳米管/纳米金复合材料的合成 | 第16-17页 |
1.2.2.3 碳纳米管/纳米金复合材料的应用 | 第17-18页 |
1.2.2.4 碳纳米球概述 | 第18页 |
1.2.2.5 碳纳米球的合成 | 第18-21页 |
1.2.2.6 碳纳米球的应用 | 第21-23页 |
1.3 基于棉线的免疫层析分析技术 | 第23-25页 |
1.3.1 棉线免疫传感器简介 | 第23-24页 |
1.3.2 棉线在生物分析中的应用 | 第24-25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4页 |
第二章 基于CNT/GNPs信号探针的棉线免疫层析分析的研究 | 第34-46页 |
2.1 引言 | 第34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4-37页 |
2.2.1 试剂 | 第34-35页 |
2.2.2 仪器 | 第35页 |
2.2.3 CNT/GNPs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35-36页 |
2.2.4 碳纳米管/纳米金探针(CNT/GNPs-dAb)的制备 | 第36页 |
2.2.5 基于CNT/GNPs复合探针的棉线免疫层析装置的构建 | 第36-37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3页 |
2.3.1 产物的形貌 | 第37页 |
2.3.2 竞争免疫分析原理 | 第37-39页 |
2.3.3 实验条件的优化 | 第39-41页 |
2.3.3.1 棉线检测区抗原浓度的优化 | 第39-40页 |
2.3.3.2 CNT/GNPs-dAb用量的优化 | 第40-41页 |
2.3.3.3 反应时间的优化 | 第41页 |
2.3.4 干扰实验 | 第41-42页 |
2.3.5 工作曲线 | 第42-43页 |
2.3.6 CNT/GNPs,CNT和GNP作探针用在免疫层析分析中灵敏度比较 | 第43页 |
2.4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第三章 鳞状细胞癌抗原和癌胚抗原在免疫层析分析装置上的同时检测 | 第46-56页 |
3.1 引言 | 第46-47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7-48页 |
3.2.1 试剂 | 第47页 |
3.2.2 仪器 | 第47页 |
3.2.3 CNT/GNPs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47页 |
3.2.4 碳纳米管/纳米金探针(CNT/GNPs-dAb)的制备 | 第47-48页 |
3.2.5 同时检测装置的构建及其分析步骤 | 第4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8-52页 |
3.3.1 基于CNT/GNPs探针的同时检测装置的原理 | 第48-50页 |
3.3.2 人血清中SCCA和CEA的检测 | 第50-51页 |
3.3.3 干扰实验 | 第51-52页 |
3.4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第四章 基于碳纳米球的免疫层析分析技术的研究 | 第56-68页 |
4.1 引言 | 第5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6-58页 |
4.2.1 试剂 | 第56-57页 |
4.2.2 仪器 | 第57页 |
4.2.3 碳纳米球探针的制备 | 第57-58页 |
4.3 基于碳纳米球探针的棉线免疫层析装置的构建 | 第58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8-66页 |
4.4.1 碳纳米球的形貌表征 | 第58-59页 |
4.4.2 竞争免疫分析原理 | 第59-61页 |
4.4.3 实验条件优化 | 第61-64页 |
4.4.3.1 棉线检测区抗原浓度的影响 | 第61-62页 |
4.4.3.2 CNSs上检测抗体浓度的影响 | 第62-63页 |
4.4.3.3 CNSs探针用量的影响 | 第63-64页 |
4.4.3.4 血清含量的优化 | 第64页 |
4.4.4 干扰实验 | 第64-65页 |
4.4.5 工作曲线 | 第65-66页 |
4.5 结论 | 第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工作总结 | 第68-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