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5-27页 |
1.3.1 主体功能区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2 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 | 第17-26页 |
1.3.3 简评 | 第26-27页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7-3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9-31页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31-55页 |
2.1 主体功能区理论 | 第31-43页 |
2.1.1 主体功能区的形成 | 第31-34页 |
2.1.2 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 第34-37页 |
2.1.3 主体功能区的有关指标体系 | 第37-40页 |
2.1.4 主体功能区的区域政策体系 | 第40-43页 |
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43-50页 |
2.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理论 | 第43-45页 |
2.2.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 | 第45-48页 |
2.2.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模式 | 第48-50页 |
2.3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第50-52页 |
2.3.1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 第50-51页 |
2.3.2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 第51-52页 |
2.3.3 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 第52页 |
2.4 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 | 第52-55页 |
2.4.1 限制开发区域与农业主产区相联系 | 第52-53页 |
2.4.2 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关联 | 第53-55页 |
第3章 内蒙古农业发展现状 | 第55-81页 |
3.1 内蒙古农业基础性地位的演变 | 第55-63页 |
3.1.1 内蒙古农业基础性地位的具体表现 | 第55-59页 |
3.1.2 内蒙古农业对经济发展贡献的变化 | 第59-63页 |
3.2 内蒙古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 | 第63-70页 |
3.2.1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 第63-65页 |
3.2.2 农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 第65-68页 |
3.2.3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 第68页 |
3.2.4 农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 | 第68-70页 |
3.3 内蒙古农业发展阶段 | 第70-75页 |
3.3.1 农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 第70-71页 |
3.3.2 内蒙古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 第71-75页 |
3.4 内蒙古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 第75-79页 |
3.4.1 内蒙古农业发展阶段测算 | 第75-76页 |
3.4.2 内蒙古农业发展水平测算与评价 | 第76-7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4章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 | 第81-94页 |
4.1 影响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 第81-87页 |
4.1.1 经济因素 | 第81-83页 |
4.1.2 社会因素 | 第83-84页 |
4.1.3 资源因素 | 第84-86页 |
4.1.4 环境保障因素 | 第86-87页 |
4.2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87-90页 |
4.3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瓶颈 | 第90-9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5章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 | 第94-108页 |
5.1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 第94-97页 |
5.1.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 第94-96页 |
5.1.2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选择 | 第96-97页 |
5.2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第97-101页 |
5.2.1 构建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 | 第97-98页 |
5.2.2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 第98-100页 |
5.2.3 数据来源与方法 | 第100-101页 |
5.3 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101-106页 |
5.3.1 评价过程与结果 | 第101-103页 |
5.3.2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分析 | 第103-10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6章 内蒙古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108-128页 |
6.1 内蒙古限制开发区域与农产品主产区 | 第108-110页 |
6.1.1 限制开发区域设立的目的 | 第108-109页 |
6.1.2 限制开发区域功能定位、发展方向和主要目标 | 第109页 |
6.1.3 限制开发区域发展重点 | 第109-110页 |
6.2 内蒙古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 | 第110-113页 |
6.2.1 限制开发区域与农业主产区的契合性 | 第111页 |
6.2.2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联 | 第111-113页 |
6.3 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113-119页 |
6.3.1 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正面影响 | 第113-116页 |
6.3.2 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考验 | 第116-119页 |
6.4 内蒙古农业空间开发效率的实证分析 | 第119-127页 |
6.4.1 评价方法与模型 | 第119-121页 |
6.4.2 指标选取与数据描述 | 第121-122页 |
6.4.3 结果分析 | 第122-12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27-128页 |
第7章 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支持体系 | 第128-138页 |
7.1 按主体功能区规划定位可持续农业 | 第128-129页 |
7.1.1 处理好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 第128页 |
7.1.2 明确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第128-129页 |
7.2 优化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 | 第129-133页 |
7.3 完善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 | 第133-138页 |
第8章 结语 | 第138-141页 |
8.1 全文总结 | 第138-139页 |
8.2 创新点 | 第139-140页 |
8.3 研究展望 | 第140-141页 |
致谢 | 第141-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