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宗教论文--道教论文--对道教的分析与研究论文

谭峭及《化书》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12页
    1.1 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现状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0页
        1.2.1 研究内容第10页
        1.2.2 研究方法第10页
    1.3 创新之处第10-12页
2 《化书》及作者简介第12-19页
    2.1 关于《化书》第12页
    2.2 《化书》的版本简介第12-13页
    2.3 《化书》作者第13-19页
        2.3.1 谭峭与齐丘子之辩第13-16页
        2.3.2 谭峭与谭紫霄之辩第16-19页
3 《化书》的思想内容第19-41页
    3.1 《化书》的哲学思辨第19-22页
        3.1.1 道统虚无第19-20页
        3.1.2 化化不间第20-22页
    3.2 《化书》的治国方略第22-26页
        3.2.1 心忧民疾,抨击剥削第22-23页
        3.2.2 倡导节制,厉行俭约第23-24页
        3.2.3 均食让利,与民同乐第24-25页
        3.2.4 无为而治,构建“大和”第25-26页
    3.3 《化书》藏精守内的内丹思想第26-32页
        3.3.1 内丹学的源起第27-29页
        3.3.2 《化书》中的内丹思想第29-32页
    3.4 《化书》的科学思想第32-35页
        3.4.1 生物学成就第33-34页
        3.4.2 声学成就第34页
        3.4.3 光学成就第34-35页
    3.5 《化书》求真尚朴的审美旨趣第35-37页
        3.5.1 大道“真”、“信”的自然美第35-36页
        3.5.2 “去巧存拙”、“忘笔知书”的艺术追求第36页
        3.5.3 以“乐”化人的熏陶教育第36-37页
    3.6 《化书》文简意丰的文学艺术第37-41页
        3.6.1 简洁隽永的语言艺术第37-39页
        3.6.2 反映现实的诗经遗风第39-40页
        3.6.3 “观文识人”的文学评判第40-41页
4 结语第41-43页
致谢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附录第46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固定顶油罐膜片式安全阀研制
下一篇:我国天然气战略储备安全预警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