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1 前言 | 第9-15页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第9-14页 |
1.1.1 生境及分布 | 第9页 |
1.1.2 形态特征 | 第9-10页 |
1.1.3 生长习性 | 第10页 |
1.1.4 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 | 第10-12页 |
1.1.5 人工栽培技术 | 第12-13页 |
1.1.6 组织培养及炼苗移栽技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5-20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5-16页 |
2.1.1 丛生芽诱导材料 | 第15页 |
2.1.2 壮苗培养材料 | 第15页 |
2.1.3 生根培养材料 | 第15页 |
2.1.4 移栽实验材料 | 第15页 |
2.1.5 其他供试材料 | 第15-16页 |
2.2 试验地点 | 第16页 |
2.3 试验设计 | 第16-19页 |
2.3.1 丛生芽诱导培养 | 第16-17页 |
2.3.2 壮苗培养 | 第17页 |
2.3.3 生根培养 | 第17-18页 |
2.3.4 万寿竹组培苗炼苗、移栽技术的研究 | 第18-19页 |
2.4 培养条件 | 第19-20页 |
2.4.1 组织培养条件 | 第19页 |
2.4.2 炼苗与移栽条件 | 第19-20页 |
2.5 调查指标 | 第20页 |
2.5.1 组培苗生产时期的调查指标 | 第20页 |
2.5.2 组培苗炼苗、移栽的调查指标 | 第20页 |
2.6 试验数据分析 | 第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42页 |
3.1 万寿竹丛生芽诱导培养的研究 | 第20-24页 |
3.1.1 6-BA浓度、KT浓度、NAA浓度、蔗糖含量对增殖系数的影响 | 第20-22页 |
3.1.2 6-BA浓度、KT浓度、NAA浓度、蔗糖含量对芽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22-24页 |
3.1.3 万寿竹丛生芽诱导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24页 |
3.2 壮苗培养的研究 | 第24-27页 |
3.2.1 不同蔗糖、香蕉含量对有效苗率的影响 | 第24-25页 |
3.2.2 不同蔗糖、香蕉含量对组培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25-27页 |
3.2.3 万寿竹壮苗指标之间的相关性 | 第27页 |
3.3 生根培养的研究 | 第27-34页 |
3.3.1 不同NAA浓度、IBA浓度、香蕉含量对生根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2 不同NAA浓度、IBA浓度、香蕉含量对生根状况的影响 | 第28-31页 |
3.3.3 不同NAA、IBA、香蕉含量对组培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31-33页 |
3.3.4 万寿竹组培苗生根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33-34页 |
3.4 万寿竹组培苗炼苗移栽技术的研究 | 第34-42页 |
3.4.1 开瓶炼苗时长对组培苗炼苗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34-36页 |
3.4.2 不同基质对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36-38页 |
3.4.3 不同温度对移栽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38-40页 |
3.4.4 不同光照强度对移栽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影响 | 第40-42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2-49页 |
4.1 讨论 | 第42-48页 |
4.1.1 万寿竹丛生芽诱导培养 | 第42-44页 |
4.1.2 万寿竹壮苗培养 | 第44-45页 |
4.1.3 万寿竹生根培养 | 第45-46页 |
4.1.4 万寿竹组培苗炼苗与移栽 | 第46-48页 |
4.2 结论 | 第48-49页 |
4.2.1 万寿竹丛生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 | 第48页 |
4.2.2 万寿竹壮苗培养的适宜培养基 | 第48页 |
4.2.3 万寿竹生根培养的适宜培养基 | 第48页 |
4.2.4 万寿竹适宜的炼苗移栽条件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
图版 | 第54-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