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3页 |
1.1 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功率因数与电压协调控制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2-13页 |
2 功率因数与电压无功控制基本原理 | 第13-22页 |
2.1 功率因数 | 第13-15页 |
2.1.1 功率因数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2.1.2 改善功率因数的方法和措施 | 第14-15页 |
2.2 变电站无功电压控制 | 第15-21页 |
2.2.1 电压调整控制的必要性 | 第15页 |
2.2.2 电压调整的主要措施 | 第15-17页 |
2.2.3 无功电压控制原理 | 第17-19页 |
2.2.4 无功电压控制对网损的影响 | 第19-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变电站功率因数与电压优化控制 | 第22-44页 |
3.1 变电站典型接线模式总结 | 第22-35页 |
3.2 变电站功率因数与电压优化控制数学模型 | 第35-43页 |
3.2.1 数学模型的一般描述 | 第35-36页 |
3.2.2 优化控制的详细数学模型 | 第36-41页 |
3.2.3 功率因数与电压优化控制计算设计 | 第41-43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4 地区电网变电站功率因数与电压优化控制系统的开发 | 第44-56页 |
4.1 Visio绘图软件 | 第44-46页 |
4.1.1 Visio扩展功能 | 第45页 |
4.1.2 ShapeSheet电子表格 | 第45-46页 |
4.2 地区电网变电站功率因数与电压优化控制系统的功能 | 第46-49页 |
4.3 地区电网变电站功率因数与电压优化控制可视化软件的实现 | 第49-55页 |
4.3.1 人机界面的开发 | 第49-50页 |
4.3.2 模具与窗体的设计 | 第50-52页 |
4.3.3 软件的数据管理 | 第52-53页 |
4.3.4 计算结果的显示与输出 | 第53-5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算例分析 | 第56-63页 |
5.1 鄞州区电网概述 | 第56-57页 |
5.2 算例分析 | 第57-61页 |
5.2.1 邱隘站功率因数与电压的优化控制 | 第57-59页 |
5.2.2 布政站功率因数与电压的优化控制 | 第59-6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6.1 结论 | 第63-64页 |
6.2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附表A1 110kV变电所电容器容量统计表 | 第68-69页 |
附表A2 35kV变电所电容器容量统计表 | 第69-70页 |
附表A3 电力变压器对应技术参数值 | 第70-71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