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金的回收方法概述 | 第12-16页 |
1.1.1 引言 | 第12页 |
1.1.2 金的回收方法 | 第12-14页 |
1.1.3 吸附法回收金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 纳米二氧化硅的结构与应用 | 第16-17页 |
1.2.1 纳米二氧化硅的结构 | 第16-17页 |
1.2.2 纳米二氧化硅在吸附金属离子领域的应用 | 第17页 |
1.3 纳米二氧化硅改性方法 | 第17-20页 |
1.3.1 表面物理改性 | 第17-18页 |
1.3.2 表面化学改性 | 第18-19页 |
1.3.3 物理化学同步改性 | 第19-20页 |
1.4 研究背景和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方法 | 第21-25页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第21-22页 |
2.2 实验表征方法 | 第22-23页 |
2.2.1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22页 |
2.2.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第22-23页 |
2.2.3 热重分析 | 第23页 |
2.2.4 透射电镜分析 | 第23页 |
2.3 实验过程与方法 | 第23页 |
2.4 吸附效果评估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纳米二氧化硅4(氨基甲基)吡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金的吸附性能 | 第25-42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3.1.1 纳米二氧化硅4(氨基甲基)吡啶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5-26页 |
3.1.2 吸附试验 | 第26-27页 |
3.2 纳米二氧化硅4(氨基甲基)吡啶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27-30页 |
3.2.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27-28页 |
3.2.2 热重(TGA)分析 | 第28页 |
3.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28-29页 |
3.2.4 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29-30页 |
3.3 纳米二氧化硅4(氨基甲基)吡啶复合材料对金离子吸附性能 | 第30-41页 |
3.3.1 溶液初始p H值对金离子吸附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2 反应时间对金离子吸附的影响 | 第31页 |
3.3.3 等温吸附模型 | 第31-35页 |
3.3.4 吸附动力学 | 第35-38页 |
3.3.5 吸附机理分析 | 第38-39页 |
3.3.6 吸附剂对金离子的重复性吸附 | 第39-40页 |
3.3.7 吸附剂对金离子的选择性吸附 | 第40-41页 |
3.3.8 不同吸附剂对金离子的吸附性能比较 | 第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纳米二氧化硅-1H-吡唑1甲脒盐酸盐/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金的吸附性能 | 第42-54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4.1.1 纳米二氧化硅-1H-吡唑1甲脒盐酸盐/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42-43页 |
4.1.2 吸附试验 | 第43-44页 |
4.2 纳米二氧化硅-1H-吡唑1甲脒盐酸盐/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44-47页 |
4.2.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44页 |
4.2.2 热重(TGA)分析 | 第44-45页 |
4.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45-46页 |
4.2.4 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46-47页 |
4.3 纳米二氧化硅-1H-吡唑1甲脒盐酸盐/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复合材料对金离子吸附性能 | 第47-52页 |
4.3.1 溶液初始p H值对金离子吸附的影响 | 第47页 |
4.3.2 反应时间对金离子吸附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3 等温吸附模型 | 第48-50页 |
4.3.4 吸附动力学 | 第50-51页 |
4.3.5 吸附剂对金离子的重复性吸附 | 第51页 |
4.3.6 吸附剂对金离子的选择性吸附 | 第51-52页 |
4.3.7 不同吸附剂对金离子的吸附性能比较 | 第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五章 纳米二氧化硅-甲基丙烯酰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对金的吸附性能 | 第54-67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54-56页 |
5.1.1 纳米二氧化硅-甲基丙烯酰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4-55页 |
5.1.2 吸附试验 | 第55-56页 |
5.2 纳米二氧化硅-甲基丙烯酰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复合材料表征 | 第56-58页 |
5.2.1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56页 |
5.2.2 热重(TGA)分析 | 第56-57页 |
5.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第57-58页 |
5.2.4 透射电镜(TEM)分析 | 第58页 |
5.3 纳米二氧化硅-甲基丙烯酰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复合材料对金离子吸附性能 | 第58-66页 |
5.3.1 溶液初始p H值对金离子吸附的影响 | 第58-59页 |
5.3.2 反应时间对金离子吸附的影响 | 第59页 |
5.3.3 等温吸附模型 | 第59-62页 |
5.3.4 吸附动力学 | 第62-63页 |
5.3.5 吸附机理分析 | 第63-64页 |
5.3.6 吸附剂对金离子的重复性吸附 | 第64-65页 |
5.3.7 吸附剂对金离子的选择性吸附 | 第65-66页 |
5.3.8 不同吸附剂对金离子的吸附性能比较 | 第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结论 | 第67页 |
6.2 展望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7页 |
附录 | 第77页 |
附录A 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77页 |
附录B 硕士期间申请国家专利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