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度量学习的行人再识别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30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4页
    1.2 行人再识别的研究现状第14-25页
        1.2.1 行人再识别研究的一般流程第16-17页
        1.2.2 行人再识别中的图像特征表达第17-21页
        1.2.3 行人再识别中的距离/相似度计算第21-23页
        1.2.4 行人再识别中的深度学习模型第23-24页
        1.2.5 行人再识别中的后优化第24-25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5-27页
    1.4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27页
    1.5 本文的章节安排第27-30页
第二章 基于大间隔相对距离度量学习的行人再识别第30-66页
    2.1 引言第30-31页
    2.2 距离度量学习第31-37页
        2.2.1 马氏距离度量学习的问题描述第32-33页
        2.2.2 典型的马氏距离度量学习方法第33-37页
    2.3 在类内子空间学习大间隔相对距离度量的行人再识别第37-48页
        2.3.1 问题描述第38-43页
        2.3.2 优化方法第43-48页
    2.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8-65页
        2.4.1 实验数据集第49-52页
        2.4.2 条状金字塔空间特征描述子第52-54页
        2.4.3 实验设置第54-55页
        2.4.4 VIPeR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第55-58页
        2.4.5 PRID450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第58-60页
        2.4.6 GRID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第60-61页
        2.4.7 对比实验及分析第61-65页
    2.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三章 基于广义相似性度量学习的行人再识别第66-98页
    3.1 引言第66-67页
    3.2 基于多度量学习的行人再识别相关工作第67-70页
    3.3 联合学习马氏距离度量与双线性度量的广义相似性度量学习模型第70-81页
        3.3.1 在类内子空间学习广义相似性度量的问题描述第72-75页
        3.3.2 优化方法第75-81页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81-97页
        3.4.1 数据集、评价指标与实验设置第81-82页
        3.4.2 增强的局部出现特征描述子第82-85页
        3.4.3 VIPeR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第85-89页
        3.4.4 PRID450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第89-92页
        3.4.5 GRID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第92页
        3.4.6 CUHK01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第92-93页
        3.4.7 对比实验及分析第93-97页
    3.5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第四章 基于核化边界零空间学习的行人再识别第98-121页
    4.1 引言第98-99页
    4.2 背景与相关工作简介第99-103页
        4.2.1 边界Fisher判别分析第100-102页
        4.2.2 零空间Foley-Sammon变换第102-103页
    4.3 边界零空间学习算法第103-107页
    4.4 核化边界零空间学习算法第107-111页
    4.5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11-120页
        4.5.1 数据集与实验设置第111-113页
        4.5.2 VIPeR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第113-115页
        4.5.3 PRID450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第115-116页
        4.5.4 GRID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第116-117页
        4.5.5 3DPe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第117页
        4.5.6 分析与讨论第117-120页
    4.6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第五章 迭代学习多个核化零空间的行人再识别第121-143页
    5.1 引言第121-123页
    5.2 迭代学习多个核化零空间的系统框架第123-128页
        5.2.1 伪训练集的创建第123-126页
        5.2.2 多个核化度量的迭代学习第126-128页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28-142页
        5.3.1 实验设置第128页
        5.3.2 VIPeR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第128-132页
        5.3.3 PRID450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第132-135页
        5.3.4 GRID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第135-137页
        5.3.5 3DPe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第137-138页
        5.3.6 分析与讨论第138-142页
        5.3.7 训练耗时第142页
    5.4 本章小结第142-14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43-146页
    6.1 全文工作总结第143-144页
    6.2 未来工作展望第144-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60页
发表文章目录及科研项目第160-162页
致谢第162-164页

论文共1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os-like抗原1对创伤性脑损伤后皮层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调控机制
下一篇:内心深处的风景—爱德华·霍珀油画创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