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理论论文

谣言之法律规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引言第8-12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文献综述第9-10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第9-10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0页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10-12页
2 谣言的概述第12-20页
    2.1 谣言的一般分析第12-14页
        2.1.1 谣言的概念及辨析第12-13页
        2.1.2 传播学对谣言的界定第13页
        2.1.3 谣言产生、传播的特点及谣言的类型第13-14页
    2.2 法律语境下的谣言第14-20页
        2.2.1 谣言的法律含义第14-16页
        2.2.2 制造、传播谣言的危害第16-17页
        2.2.3 法律规制意义上的谣言的特征第17-18页
        2.2.4 谣言与言论自由的合理界限第18-20页
3 我国对制谣、传谣行为的法律规制及其不足第20-23页
    3.1 刑法对谣言行为的规制第20-21页
    3.2 民法中有关谣言的规制第21页
    3.3 制造、散播谣言行为的行政法规制第21-22页
    3.4 程序法对谣言追责方面的规制第22-23页
4 法律规制谣言行为效果不佳的原因第23-27页
    4.1 对制造、传播谣言行为的法律认定模糊第23-24页
    4.2 对制谣、传谣行为存在立法的严重滞后第24页
    4.3 法律监管缺位且治理不彻底第24-25页
    4.4 公众法制观念淡薄第25-26页
    4.5 信息不对称和发达的网络技术增加了法律规制的难度第26-27页
5 预防和治理谣言行为的法律建议和对策第27-32页
    5.1 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第27-30页
        5.1.1 在刑法上的完善第27页
        5.1.2 民法规制的建议第27-28页
        5.1.3 行政法方面的改进第28页
        5.1.4 科学设计权利救济的程序第28-30页
    5.2 增强公众、媒体的法治观念,提高公民言论的自律性第30-31页
    5.3 建立规制制造、散播谣言行为的快速反应机制第31-32页
6 结语第32-33页
致谢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浮动抵押制度研究
下一篇:卢埃林的法律现实主义--从书本到行动的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