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债券发行定价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7页 |
1.2.1 债券定价及影响因素问题研究 | 第13-15页 |
1.2.2 绿色债券研究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7-20页 |
1.3.1 主要内容及框架图 | 第17-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文章创新点及不足 | 第20-21页 |
1.4.1 创新点 | 第20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第2章 债券发行影响因素相关理论 | 第21-26页 |
2.1 债券发行风险分析 | 第21-23页 |
2.1.1 投资者风险 | 第21-23页 |
2.1.2 发行人风险 | 第23页 |
2.2 债券发行定价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26页 |
2.2.1 内部因素 | 第23-24页 |
2.2.2 外部因素 | 第24-26页 |
第3章 我国绿色债券市场的发展 | 第26-37页 |
3.1 绿色债券的定义及特征 | 第26-28页 |
3.1.1 绿色债券的定义及认定 | 第26-27页 |
3.1.2 绿色债券特征 | 第27-28页 |
3.2 绿色债券的种类 | 第28-29页 |
3.3 我国绿色债券发展现状 | 第29-37页 |
3.3.1 发展规模快速扩大 | 第29-30页 |
3.3.2 信用评级水平较高 | 第30-32页 |
3.3.3 国有企业为主要发行主体 | 第32-33页 |
3.3.4 第三方评估认证存在显著进展 | 第33-34页 |
3.3.5 政策扶持市场发展 | 第34-37页 |
第4章 我国绿色债券利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42页 |
4.1 “绿色”方面的影响因素 | 第37-39页 |
4.1.1 环境效益 | 第37-38页 |
4.1.2 发行人环境风险控制能力 | 第38页 |
4.1.3 绿色优惠政策 | 第38-39页 |
4.2 其他基本影响因素 | 第39-42页 |
4.2.1 宏观影响因素 | 第39页 |
4.2.2 微观发行企业影响因素 | 第39-40页 |
4.2.3 债券自身影响因素 | 第40-42页 |
第5章 我国绿色债券利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42-55页 |
5.1 我国绿色债券利率情况 | 第42-44页 |
5.2 变量设定 | 第44-47页 |
5.2.1 被解释变量 | 第44页 |
5.2.2 解释变量 | 第44-47页 |
5.3 数据选取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47-48页 |
5.4 模型选择 | 第48-49页 |
5.5 回归分析 | 第49-52页 |
5.5.1 整体回归分析 | 第49-51页 |
5.5.2 分类回归分析 | 第51-52页 |
5.6 结论与分析 | 第52-55页 |
第6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5-58页 |
6.1 结论 | 第55页 |
6.2 促进绿色债券市场发展的相关建议 | 第55-58页 |
6.2.1 完善绿色债券评级及监管体制 | 第55-56页 |
6.2.2 加强政策引导方式 | 第56页 |
6.2.3 培育绿色投资者 | 第56-57页 |
6.2.4 建立多层次绿色债券市场体系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