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肿瘤发展及治疗 | 第12-15页 |
1.1.1 肿瘤的发展现状及治疗手段 | 第12-14页 |
1.1.2 光热治疗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1.2 纳米技术 | 第15-19页 |
1.2.1 纳米粒子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 第15-17页 |
1.2.2 靶向纳米药物的设计和应用 | 第17-19页 |
1.3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第19-23页 |
1.3.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3.2 MAF-4复合体系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1.4 选题的意义及取得的进展 | 第23-24页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24-25页 |
1.6 术语说明 | 第25-26页 |
第二章 MAF-4载药体系的肿瘤靶向设计及其应用 | 第26-49页 |
2.1 引言 | 第26-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28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7-28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8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8-33页 |
2.3.1 PSeD@MAF-4(R)的设计合成和表征 | 第28-29页 |
2.3.2 PSeD@MAF-4(R)的稳定性检测 | 第29页 |
2.3.3 细胞培养 | 第29-30页 |
2.3.4 MTT测定 | 第30页 |
2.3.5 流式细胞分析 | 第30页 |
2.3.6 PSeD@MAF-4(R)的细胞吸收 | 第30-31页 |
2.3.7 PSeD@MAF-4(R)在细胞内的共定位 | 第31页 |
2.3.8 PSeD@MAF-4(R)在生理条件下的释放情况 | 第31页 |
2.3.9 cRGD验证性测试,竞争性测定和内吞抑制试验 | 第31页 |
2.3.10 细胞内活性氧测试 | 第31-32页 |
2.3.11 GSH抗氧化测定 | 第32页 |
2.3.12 Western印迹分析用于分析MCF-7和L02细胞的整合素表达水平 | 第32页 |
2.3.13 PSeD@MAF-4(R)的体内抗肿瘤活性 | 第32-33页 |
2.3.14 统计分析 | 第33页 |
2.4 实验结果讨论 | 第33-48页 |
2.4.1 PSeD@MAF-4(R)的合成及表征 | 第33-37页 |
2.4.2 PSeD@MAF-4(R)的安全性评价及生物活性 | 第37-39页 |
2.4.3 PSeD@MAF-4(R)的选择性吸收 | 第39页 |
2.4.4 PSeD@MAF-4(R)在MCF-7中的细胞定位实验 | 第39-41页 |
2.4.5 PSeD@MAF-4(R)在不同pH下的释放情况 | 第41-42页 |
2.4.6 PSeD@MAF-4(R)的流式细胞分析 | 第42-43页 |
2.4.7 PSeD@MAF-4(R)引起的ROS表达对细胞的影响 | 第43-44页 |
2.4.8 PSeD@MAF-4(R)的体内抗肿瘤效果评价 | 第44-48页 |
2.5 结论 | 第48-49页 |
第三章 聚多巴胺/MAF-4纳米粒子在光热/化疗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 | 第49-66页 |
3.1 引言 | 第49-5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0-51页 |
3.2.1 实验试剂 | 第51页 |
3.2.3 实验仪器 | 第51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51-54页 |
3.3.1 MAF-4的合成 | 第51页 |
3.3.2 DBA@MAF-4的合成 | 第51-52页 |
3.3.3 DOX@DBA@MAF-4的合成 | 第52页 |
3.3.4 表征方法 | 第52页 |
3.3.5 光热治疗效果评价 | 第52页 |
3.3.6 DOX@DBA@MAF-4在生理条件下中的释放 | 第52-53页 |
3.3.7 细胞培养与存活率实验 | 第53页 |
3.3.8 DOX@DBA@MAF-4的吸收实验 | 第53页 |
3.3.9 DOX@DBA@MAF-4的定位实验 | 第53页 |
3.3.10 DOX@DBA@MAF-4的光热治疗效果 | 第53-54页 |
3.3.11 统计学分析 | 第54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54-65页 |
3.4.1 DBA@MAF-4复合纳米体系的表征 | 第54-57页 |
3.4.2 DBA@MAF-4的光热效果的评价 | 第57-59页 |
3.4.3 DOX@DBA@MAF-4的释放曲线 | 第59-61页 |
3.4.4 DOX@DBA@MAF-4的体外细胞活性 | 第61-64页 |
3.4.5 DOX@DBA@MAF-4在MCF-7细胞中的定位实验 | 第64-65页 |
3.5 总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铋/MAF-4复合纳米粒子的设计及其在放疗/光热治疗中的应用 | 第66-76页 |
4.1 引言 | 第66-6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7-68页 |
4.2.1 实验试剂 | 第67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67-68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68-69页 |
4.3.1 PVP-Bi的合成方法 | 第68页 |
4.3.2 Bi@MAF-4的合成 | 第68页 |
4.3.3 表征方法 | 第68页 |
4.3.4 Bi@MAF-4的光热治疗效果评价 | 第68-69页 |
4.5 结果与讨论 | 第69-75页 |
4.5.1 Bi@MAF-4的合成及表征 | 第69-73页 |
4.5.2 Bi@MAF-4的光热效果评价 | 第73-75页 |
4.6 总结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