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消化系肿瘤论文--肠肿瘤论文

负载肿瘤干细胞DRibbles的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结肠癌的实验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13-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7页
    1.1 肿瘤干细胞第14-17页
        1.1.1 肿瘤干细胞理论第14页
        1.1.2 肿瘤干细胞生物学特点第14-15页
        1.1.3 肿瘤干细胞分离及鉴定第15-17页
    1.2 自噬第17-20页
        1.2.1 自噬理论第17页
        1.2.2 自噬的主要途径第17-18页
        1.2.3 自噬的生物学功能第18-19页
        1.2.4 自噬与肿瘤第19页
        1.2.5 肿瘤细胞自噬与抗原提呈第19-20页
    1.3 肿瘤干细胞与肿瘤免疫治疗第20-22页
        1.3.1 非特异性免疫治疗第20-21页
        1.3.2 过继性免疫细胞疗法第21页
        1.3.3 肿瘤疫苗第21页
        1.3.4 单克隆抗体第21-22页
    1.4 树突状细胞第22-25页
        1.4.1 树突状细胞的生物学特点第22-23页
        1.4.2 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应答第23页
        1.4.3 树突状细胞疫苗与肿瘤免疫第23-25页
    1.5 立题依据第25-27页
第2章 材料与试剂第27-33页
    2.1 实验材料第27-30页
        2.1.1 细胞系第27页
        2.1.2 实验动物第27页
        2.1.3 实验仪器第27-28页
        2.1.4 主要试剂第28-30页
    2.2 主要试剂配制第30-33页
        2.2.1 磷酸盐缓冲液(PBS)的配置第30页
        2.2.2 0.25 %胰酶-EDTA混合液配制(10X)第30页
        2.2.3 RPMI1640培养液配制第30-31页
        2.2.4 DMEM/F12培养基配制第31页
        2.2.5 磁珠分选所用Buffer的配制第31-32页
        2.2.6 磁珠分选用DNaseI的配制第32页
        2.2.7 提取Dribbles的药物配制第32-33页
第3章 实验方法第33-45页
    3.1 小鼠结肠癌细胞的培养第33-34页
        3.1.1 CT-26细胞培养第33页
        3.1.2 CT-26细胞传代第33页
        3.1.3 CT-26细胞冻存第33页
        3.1.4 CT-26细胞复苏第33-34页
    3.2 小鼠结肠癌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第34-36页
        3.2.1 免疫磁珠法分选小鼠结肠癌干细胞第34-35页
        3.2.2 小鼠结肠癌干细胞的培养第35-36页
        3.2.3 小鼠结肠癌干细胞的鉴定第36页
    3.3 小鼠髓源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第36-37页
        3.3.1 小鼠髓源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培养第36-37页
        3.3.2 小鼠髓源树突状细胞的鉴定第37页
    3.4 DRibbles提取和鉴定第37-40页
        3.4.1 CT-26肿瘤细胞不同自噬诱导时间的总蛋白的提取第37-38页
        3.4.2 CD44~+CT-26肿瘤干细胞不同自噬诱导时间的总蛋白的提取第38页
        3.4.3 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的自噬水平第38-39页
        3.4.4 DRibbles的诱导分离第39-40页
        3.4.5 DRibbles超微结构的透射电镜观察第40页
    3.5 细胞冻融裂解物的制备第40页
    3.6 CCK-8法检测DRibbles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第40-41页
    3.7 树突状细胞疫苗制备第41-42页
        3.7.1 不同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疫苗的制备第41-42页
        3.7.2 树突状细胞疫苗的抗原提呈能力检测第42页
    3.8 树突状细胞疫苗对结肠癌的治疗作用第42-44页
        3.8.1 小鼠结肠癌模型的建立第42页
        3.8.2 小鼠疫苗治疗第42-43页
        3.8.3 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分离第43页
        3.8.4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杀伤作用的检测第43-44页
        3.8.5 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泌IFN-γ的T淋巴细胞的比例第44页
        3.8.6 小鼠瘤重测量第44页
    3.9 统计学分析第44-45页
第4章 实验结果第45-62页
    4.1 小鼠结肠癌干细胞的分离、培养第45-46页
        4.1.1 CD44~+CT-26细胞的分离第45页
        4.1.2 CD44~+CT-26细胞的培养第45-46页
    4.2 CD44~+CT-26细胞的鉴定第46-47页
        4.2.1 诱导分化实验第46页
        4.2.2 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物第46-47页
        4.2.3 单细胞克隆形成实验第47页
    4.3 小鼠髓源树突状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第47-49页
        4.3.1 小鼠髓源DC的分离、培养第47-48页
        4.3.2 小鼠髓源DC的表面标志物鉴定第48-49页
    4.4 DRibbles提取和鉴定第49-51页
        4.4.1 小鼠CT-26肿瘤细胞诱导自噬不同时间的LC3-II蛋白表达第49页
        4.4.2 小鼠CD44~+CT-26肿瘤干细胞诱导自噬不同时间的LC3-II蛋白表达第49-50页
        4.4.3 CT-26肿瘤细胞自噬来源的DRibbles超微结构的透射电镜观察第50-51页
        4.4.4 CD44~+CT-26肿瘤干细胞自噬来源的DRibbles超微结构的透射电镜观察第51页
    4.5 DRibbles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第51-53页
        4.5.1 不同浓度的CT-26肿瘤细胞来源的DRibbles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第51-52页
        4.5.2 CT-26肿瘤细胞和CD44~+CT-26肿瘤干细胞来源的DRibbles和lysate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第52-53页
    4.6 不同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表达的测定第53-54页
    4.7 小鼠结肠癌疫苗治疗实验第54-62页
        4.7.1 不同治疗组的小鼠T淋巴细胞对CT-26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第54-57页
        4.7.2 小鼠肿瘤生长曲线第57-59页
        4.7.3 小鼠肿瘤重量第59-60页
        4.7.4 小鼠生存曲线第60页
        4.7.5 小鼠脾淋巴细胞中分泌IFN-γ细胞所占比例第60-62页
第5章 讨论第62-65页
第6章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5页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颈淋巴结清扫方式对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影响
下一篇:GLDC基因可变剪接体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功能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