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视域下孟子义利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8页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 | 第11-14页 |
(三)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一、孟子义利思想提出的背景 | 第18-24页 |
(一)礼崩乐坏 | 第18-19页 |
(二)杀伐兼并 | 第19-21页 |
(三)时代背景对孟子义利思想形成的影响 | 第21-24页 |
二、孟子义利思想的儒家渊源 | 第24-32页 |
(一)孔子“见利思义”的义利思想 | 第24-26页 |
(二)《大学》《中庸》义利思想概述 | 第26-28页 |
(三)对孟子义利思想的影响 | 第28-32页 |
三、孟子义利思想的概述 | 第32-39页 |
(一)“义”与“利”的分析论述 | 第32-35页 |
1.“义”“利”的词源学考察 | 第32-33页 |
2.孟子对“义”“利”的概念分析 | 第33-35页 |
(二)义利之辨 | 第35-39页 |
四、孟子义利思想的政治哲学内涵 | 第39-46页 |
(一)义以为上 | 第39页 |
(二)以义制利 | 第39-40页 |
(三)义利统一 | 第40-42页 |
(四)仁政与王道 | 第42-46页 |
五、孟子义利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当代价值 | 第46-51页 |
(一)历史影响 | 第46-48页 |
(二)当代价值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