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论文

权力腐败治理过程中公民参与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17-18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理论依据及意义第18-26页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8-21页
        2.1.1 权力的定义第18-19页
        2.1.2 权力腐败的内涵第19-20页
        2.1.3 公民参与的内涵第20-21页
    2.2 公民参与的理论依据第21-23页
        2.2.1 治理理论第21-22页
        2.2.2 公民社会理论第22页
        2.2.3 民主行政理论第22-23页
    2.3 公民参与的意义第23-26页
        2.3.1 公民参与有利于政府信息公开第23页
        2.3.2 公民参与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第23-24页
        2.3.3 公民参与有利于减少权力腐败第24-26页
第3章 权力腐败治理过程中公民参与的相关分析第26-31页
    3.1 权力腐败治理的概述第26-28页
        3.1.1 权力腐败治理的相关理论第26-27页
        3.1.2 权力腐败治理的基本路径第27-28页
    3.2 权力腐败治理过程中公民参与取得的成就第28-31页
        3.2.1 公民参与的主体逐渐扩大第28-29页
        3.2.2 公民参与的方式趋于多样化第29-30页
        3.2.3 公民参与的领域不断拓宽第30-31页
第4章 权力腐败治理过程中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1-36页
    4.1 权力腐败治理过程中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第31-33页
        4.1.1 公民参与意识较低,倾向于被动化参与第31页
        4.1.2 公民参与行为的非制度化增加第31-32页
        4.1.3 公民参与发展不平衡第32-33页
    4.2 权力腐败治理过程中公民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3-36页
        4.2.1 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第33-34页
        4.2.2 公民参与的保障机制不完善第34页
        4.2.3 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第34-36页
第5章 实现权力腐败治理过程中公民参与有效性的对策第36-41页
    5.1 提升公民参与意识与能力第36-37页
        5.1.1 通过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提升公民参与意识第36页
        5.1.2 通过培养公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公民参与能力第36-37页
    5.2 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建设第37-38页
        5.2.1 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为公民参与提供知情权第37-38页
        5.2.2 完善公民参与的保障机制第38页
    5.3 发展社会经济,提高公民参与的整体水平第38-41页
        5.3.1 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第38-39页
        5.3.2 大力发展经济,提供公民参与的物质保障第39-41页
第6章 结论第41-42页
致谢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作者简介第45-4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村改居”社区的困境与治理对策--以舟山新城为例
下一篇:舟山渔农村观音信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