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化床反应器合成甲基氯硅烷的工艺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符号说明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2-29页 |
1.1 有机硅 | 第12-14页 |
1.1.1 有机硅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1.1.2 现代有机硅进展 | 第13-14页 |
1.2 有机硅单体——二甲基二氯硅烷的合成 | 第14-22页 |
1.2.1 二甲基二氯硅烷的合成方法 | 第14-17页 |
1.2.2 直接法合成二甲基二氯硅烷的反应机理 | 第17-18页 |
1.2.3 直接法合成二甲基二氯硅烷工艺控制 | 第18-22页 |
1.3 流化态技术 | 第22-24页 |
1.3.1 流化态 | 第22页 |
1.3.2 流化现象及其不正常现象 | 第22-24页 |
1.4 流化床反应器及其特点 | 第24-27页 |
1.4.1 流化床反应器 | 第24-25页 |
1.4.2 流化床的特点 | 第25页 |
1.4.3 流化床结构的改进与优化 | 第25-27页 |
1.5 课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1.5.1 课题背景 | 第27-28页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第2章 流化床操作气速公式 | 第29-47页 |
2.1 临界流化气速与颗粒带出速度 | 第29-32页 |
2.1.1 临界流化气速 | 第29-31页 |
2.1.2 颗粒带出速度 | 第31-32页 |
2.2 氯甲烷消耗 | 第32-36页 |
2.2.1 高沸物消耗 | 第32-34页 |
2.2.2 粗单体组分及反应消耗 | 第34-35页 |
2.2.3 尾气放散消耗 | 第35-36页 |
2.2.4 综合氯甲烷消耗 | 第36页 |
2.3 建立流化床操作气速计算公式 | 第36-39页 |
2.4 流化床操作气速计算公式检验 | 第39-46页 |
2.4.1 硅粉颗粒 | 第39页 |
2.4.2 正常工况操作气速 | 第39-4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3章 流化床反应器料位分析 | 第47-55页 |
3.1 流化床反应器料位核算 | 第47-52页 |
3.1.1 生成高沸物的硅消耗 | 第49-50页 |
3.1.2 生成粗单体的硅消耗 | 第50-51页 |
3.1.3 排放浆渣的消耗 | 第51-52页 |
3.1.4 流化床反应器的细粉损失 | 第52页 |
3.2 流化床料位计算 | 第52-54页 |
3.2.1 建立流化床反应器料位数学计算公式 | 第52-53页 |
3.2.2 流化床料位数学计算公式检验 | 第53-54页 |
3.3 料位与产量的关系 | 第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流化床反应器传热分析 | 第55-64页 |
4.1 流化床反应器传热 | 第55-56页 |
4.2 流化床反应器内热量衡算 | 第56-58页 |
4.2.1 流化床反应器内反应过程总热量计算 | 第56页 |
4.2.2 气体带出的总热量 | 第56页 |
4.2.3 浓相段导热油带出的热量 | 第56-57页 |
4.2.4 流化床反应器浓相段传热系数 | 第57-58页 |
4.3 对流传热分析 | 第58-62页 |
4.3.1 传热系数差异原因 | 第58-59页 |
4.3.2 利用气固传热膜模型分析 | 第59-61页 |
4.3.3 传热条件的改善 | 第61-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导师简介 | 第71页 |
企业导师简介 | 第71-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7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