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三叉神经痛 | 第11页 |
1.1.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11-13页 |
1.1.2.1 周围病因学说 | 第12页 |
1.1.2.2 中枢病源学说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三叉神经痛的结构磁共振成像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三叉神经痛的弥散张量磁共振成像研究现状 | 第14页 |
1.2.3 三叉神经痛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4 三叉神经痛的磁共振波谱成像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16-17页 |
1.4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三叉神经痛患者结构磁共振成像的研究 | 第18-27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18-19页 |
2.2 数据信息 | 第19-20页 |
2.2.1 被试信息 | 第19页 |
2.2.2 磁共振数据采集信息 | 第19-20页 |
2.3 数据预处理 | 第20-22页 |
2.3.1 局部回指标的计算 | 第20-21页 |
2.3.2 基于感兴趣区域的皮层厚度和表面积分析 | 第21-22页 |
2.4 统计分析 | 第22-23页 |
2.4.1 局部回指标的统计分析 | 第22页 |
2.4.2 基于感兴趣区域的皮层厚度和表面积的统计分析 | 第22-23页 |
2.5 研究结果 | 第23-24页 |
2.5.1 正常对照与三叉神经痛患者的LGI结果 | 第23页 |
2.5.2 基于感兴趣区域的皮层厚度和表面积的分析结果 | 第23-24页 |
2.6 结果讨论 | 第24-26页 |
2.6.1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LGI分析 | 第24-25页 |
2.6.2 基于感兴趣区域的皮层厚度和表面积的分析 | 第25-2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三叉神经痛患者弥散张量成像研究 | 第27-35页 |
3.1 研究背景 | 第27-28页 |
3.2 数据信息 | 第28页 |
3.2.1 被试信息 | 第28页 |
3.2.2 磁共振数据采集信息 | 第28页 |
3.3 数据预处理 | 第28-30页 |
3.3.1 白质纤维概率追踪 | 第28-29页 |
3.3.2 基于体素的白质分析 | 第29-30页 |
3.4 统计分析 | 第30-31页 |
3.5 研究结果 | 第31页 |
3.6 结果讨论 | 第31-33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三叉神经痛患者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 | 第35-41页 |
4.1 研究背景 | 第35-36页 |
4.2 数据信息 | 第36页 |
4.2.1 被试信息 | 第36页 |
4.2.2 磁共振数据采集信息 | 第36页 |
4.3 数据预处理 | 第36-37页 |
4.4 统计分析 | 第37-38页 |
4.5 研究结果 | 第38-39页 |
4.6 结果讨论 | 第39-40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五章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大脑功能网络研究 | 第41-51页 |
5.1 研究背景 | 第41-43页 |
5.2 数据信息 | 第43页 |
5.2.1 被试信息 | 第43页 |
5.2.2 磁共振数据采集信息 | 第43页 |
5.3 数据预处理 | 第43-44页 |
5.4 统计分析 | 第44-45页 |
5.5 研究结果 | 第45-48页 |
5.5.1 全局网络属性分析的结果 | 第45-47页 |
5.5.2 局部节点属性异常 | 第47-48页 |
5.6 结果讨论 | 第48-50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51页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