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氰酸酯-环氧树脂 | 第11-17页 |
1.2.1 氰酸酯-环氧树脂简介 | 第11-13页 |
1.2.2 氰酸酯-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核壳橡胶及有机蒙脱土增韧 | 第14-17页 |
1.3 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 | 第17-20页 |
1.3.1 玄武岩纤维简介 | 第17-18页 |
1.3.2 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4 辐照概述 | 第20-21页 |
1.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内容及创新点 | 第21-23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1.5.3 研究创新点 | 第22-23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3-32页 |
2.1 实验仪器及主要原材料 | 第23-24页 |
2.1.1 主要原材料 | 第23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2.2 增韧改性氰酸酯-环氧树脂的制备 | 第24-27页 |
2.2.1 有机蒙脱土增韧改性氰酸酯-环氧树脂的制备 | 第26页 |
2.2.2 核壳橡胶增韧改性氰酸酯-环氧树脂的制备 | 第26页 |
2.2.3 有机蒙脱土-核壳橡胶增韧改性氰酸酯-环氧树脂的制备 | 第26-27页 |
2.3 增韧改性氰酸酯-环氧树脂/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27-28页 |
2.3.1 预浸料的配制 | 第27页 |
2.3.2 增韧改性氰酸酯-环氧树脂/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的成型与试样的制备 | 第27-28页 |
2.4 树脂基体与纤维复合材料层合板辐照处理 | 第28页 |
2.5 性能测试及表征 | 第28-32页 |
2.5.1 凝胶化时间测定 | 第28-29页 |
2.5.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测试 | 第29页 |
2.5.3 X射线衍射分析(XRD)测试 | 第29页 |
2.5.4 动态热机械分析(DMA)测试 | 第29页 |
2.5.5 热重(TG)分析 | 第29页 |
2.5.6 流变特性分析 | 第29-30页 |
2.5.7 树脂基体断裂韧性测试 | 第30-31页 |
2.5.8 树脂基体拉伸性能测试 | 第31页 |
2.5.9 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 | 第31页 |
2.5.10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 | 第31-32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32-62页 |
3.1 增韧改性氰酸酯-环氧树脂/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 | 第32-51页 |
3.1.1 氰酸酯-环氧树脂凝胶化时间曲线 | 第32页 |
3.1.2 氰酸酯-环氧树脂固化工艺 | 第32-35页 |
3.1.3 不同增韧改性体系氰酸酯-环氧树脂固化行为分析 | 第35页 |
3.1.4 不同增韧改性体系氰酸酯-环氧树脂流变特性分析 | 第35-37页 |
3.1.5 有机蒙脱土增韧改性氰酸酯-环氧树脂XRD分析 | 第37-38页 |
3.1.6 不同增韧改性体系氰酸酯-环氧树脂形貌分析 | 第38-42页 |
3.1.7 不同增韧改性体系氰酸酯-环氧树脂力学性能 | 第42-48页 |
3.1.8 增韧改性氰酸酯-环氧树脂/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第48-51页 |
3.2 ~60COγ射线辐照不同增韧改性氰酸酯-环氧树脂/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的影响 | 第51-62页 |
3.2.1 辐照对增韧改性氰酸酯-环氧树脂断面形貌的影响 | 第51-52页 |
3.2.2 辐照对增韧改性氰酸酯-环氧树脂红外光谱分析 | 第52-53页 |
3.2.3 辐照对增韧改性氰酸酯-环氧树脂热性能的影响 | 第53-56页 |
3.2.4 辐照对增韧改性氰酸酯-环氧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6-58页 |
3.2.5 辐照对增韧改性氰酸酯-环氧树脂/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断面形貌的影响 | 第58-59页 |
3.2.6 辐照对增韧改性氰酸酯-环氧树脂/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59-62页 |
结论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