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9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8页 |
1.2.1 中国东部及内蒙古地区2000年来古气候变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生物标志化合物在重建古气候中的应用 | 第12-18页 |
1.3 论文工作量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实验流程与分析方法 | 第19-24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9-20页 |
2.2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 第20-22页 |
2.2.1 野外采样 | 第20-21页 |
2.2.2 室内样品处理 | 第21-22页 |
2.3 样品分析 | 第22-2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24-46页 |
3.1 年代学框架 | 第24-25页 |
3.2 热裂解产物定性分析 | 第25-31页 |
3.2.1 内蒙古伊和沙日乌苏湖湖泊沉积物热裂解产物 | 第25-28页 |
3.2.2 热裂解产物中烷烃、1-烯烃定性 | 第28-31页 |
3.3 正构烷烃、1-烯烃的分布特征 | 第31-38页 |
3.3.1 正构烷烃分布特征 | 第31-34页 |
3.3.2 1 -烯烃分布特征 | 第34-38页 |
3.4 热裂解烃类化合物的古气候意义 | 第38-46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62页 |
附录一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