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分析 | 第15-28页 |
2.1 双锥及单锥天线基本理论 | 第15-17页 |
2.1.1 双锥天线基本结构 | 第15页 |
2.1.2 双锥天线理论分析 | 第15-17页 |
2.2 宽带斜极化器设计原理 | 第17-20页 |
2.2.1 宽带斜极化器基本结构 | 第17-18页 |
2.2.2 斜极化器的综合分析 | 第18-20页 |
2.3 宽带圆极化器设计原理 | 第20-24页 |
2.3.1 宽带圆极化器的基本结构 | 第20-21页 |
2.3.2 折线栅型圆极化器的综合分析 | 第21-24页 |
2.4 圆锥对数螺旋天线基本理论 | 第24-26页 |
2.4.1 圆锥对数螺旋天线基本结构 | 第24-25页 |
2.4.2 圆锥对数螺旋天线理论分析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宽带全向斜\圆极化天线设计 | 第28-68页 |
3.1 宽带全向斜极化天线设计 | 第28-44页 |
3.1.1 斜极化器和双锥天线方案 | 第28-34页 |
3.1.1.1 天线结构设计 | 第28-30页 |
3.1.1.2 仿真结果 | 第30-32页 |
3.1.1.3 参数分析 | 第32-34页 |
3.1.2 斜极化器和单锥天线方案 | 第34-35页 |
3.1.3 参数分析及优化 | 第35-44页 |
3.1.3.1 斜极化器对天线S_(11)和方向图的影响 | 第36-38页 |
3.1.3.2 不同形状的斜极化器效果比较 | 第38-39页 |
3.1.3.3 极化栅栅条是否与天线地板电接触效果比较 | 第39-41页 |
3.1.3.4 斜极化器几何参数的变化 | 第41-42页 |
3.1.3.5 仿真结果 | 第42-44页 |
3.2 新型全向圆极化天线设计 | 第44-54页 |
3.2.1 方案设计 | 第44-45页 |
3.2.2 圆极化器单元仿真 | 第45-49页 |
3.2.3 天线与圆极化器的联合优化设计 | 第49-54页 |
3.2.3.1 天线和圆极化器间距对轴比的影响 | 第50页 |
3.2.3.2 圆极化器层间距变化对轴比的影响 | 第50-51页 |
3.2.3.3 极化栅单元h_1变化对轴比的影响 | 第51-52页 |
3.2.3.4 仿真结果 | 第52-54页 |
3.3 实物加工与测试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3.3.1 实物加工 | 第54-55页 |
3.3.2 实测数据与分析 | 第55-58页 |
3.4 弹体对天线方向图的影响研究 | 第58-66页 |
3.5 本章小节 | 第66-68页 |
第四章 弹载螺旋天线仿真设计 | 第68-83页 |
4.1 低频圆锥对数螺旋天线设计 | 第68-77页 |
4.1.1 馈电巴伦设计 | 第70-71页 |
4.1.2 载体的影响及参数分析 | 第71-76页 |
4.1.3 仿真结果 | 第76-77页 |
4.2 高频圆锥对数螺旋天线设计 | 第77-82页 |
4.2.1 参数分析 | 第78-80页 |
4.2.2 仿真结果 | 第80-8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