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再生块体混凝土的水化温升和抗渗性能试验与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4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再生块体混凝土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受压性能第12-14页
        1.2.2 劈拉性能第14页
        1.2.3 徐变性能第14-15页
        1.2.4 冻融性能第15页
    1.3 混凝土水化热的研究现状第15-20页
        1.3.1 掺和料的影响第15-18页
        1.3.2 冷却管和保温层的影响第18-20页
    1.4 混凝土抗渗性的研究现状第20-22页
    1.5 本文主要工作第22-24页
第二章 再生块体混凝土的水化温升及早期强度试验第24-39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试验概况第24-30页
        2.2.1 试件设计与材料特性第24-28页
        2.2.2 测点布置与加载装置第28-30页
    2.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30-38页
        2.3.1 300mm再生块体混凝土的温升行为第30-32页
        2.3.2 1000mm再生块体混凝土的温升行为第32-36页
        2.3.3 300mm再生块体混凝土的不同龄期抗压强度第36-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再生块体混凝土水化温升行为的数值模拟第39-52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有限元模型及验证第39-45页
        3.2.1 模型建立第39-42页
        3.2.2 对比验证第42-45页
    3.3 参数分析第45-51页
        3.3.1 计算工况第45-47页
        3.3.2 废旧混凝土块体取代率和冷却水管水平间距的影响第47-49页
        3.3.3 设计建议第49-51页
    3.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再生块体混凝土的抗渗试验第52-68页
    4.1 引言第52页
    4.2 试验概况第52-59页
        4.2.1 试件设计与材料特性第52-53页
        4.2.2 试验装置与试验步骤第53-59页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9-66页
        4.3.1 宏观现象第59-61页
        4.3.2 渗水高度第61-65页
        4.3.3 劈裂面分析第65-66页
    4.4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附录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贵金属负载多孔石墨烯材料的制备及其在低温燃料电池阴极中应用
下一篇:锂离子电池富锂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