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对置柱塞泵动力分析方法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1.2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3页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发展趋势 | 第13页 |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1.4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多对置柱塞泵分析模型建立 | 第16-22页 |
2.1 工作原理及结构分析 | 第16-18页 |
2.1.1 工作原理 | 第16页 |
2.1.2 结构分析 | 第16-18页 |
2.2 3DW80/16柱塞泵介绍 | 第18-19页 |
2.3 分析模型建立 | 第19-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基于杆组法的运动和受力分析理论 | 第22-43页 |
3.1 杆组法介绍 | 第22-30页 |
3.1.1 杆组运动数学模型 | 第23-26页 |
3.1.2 杆组受力数学模型 | 第26-28页 |
3.1.3 杆组分析子程序建立 | 第28-30页 |
3.2 子程序装配方法 | 第30页 |
3.3 运动分析流程 | 第30-32页 |
3.4 受力分析流程 | 第32-35页 |
3.5 实例验证 | 第35-42页 |
3.5.1 3DW80/16柱塞泵设计参数 | 第35-36页 |
3.5.2 3DW80/16柱塞泵运动分析 | 第36-37页 |
3.5.3 3DW80/16柱塞泵受力分析 | 第37-38页 |
3.5.4 SimMechanics仿真验证 | 第38-42页 |
3.6 本章小节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扰力扰力矩分析 | 第43-57页 |
4.1 扰力产生原因 | 第43页 |
4.2 扰力分析方法 | 第43-44页 |
4.3 扰力基本公式推导 | 第44-47页 |
4.3.1 质量代换 | 第45页 |
4.3.2 公式推导 | 第45-47页 |
4.4 多对置柱塞泵扰力计算 | 第47-52页 |
4.4.1 扰力通用公式 | 第47-51页 |
4.4.2 扰力矩计算方法 | 第51-52页 |
4.5 实例分析 | 第52-56页 |
4.5.1 三对置柱塞泵扰力分析 | 第52-54页 |
4.5.2 三对置柱塞泵扰力矩分析 | 第54-56页 |
4.6 本章小节 | 第56-57页 |
第五章 多对置柱塞泵动力分析软件 | 第57-65页 |
5.1 GUIDE工具箱概述 | 第57页 |
5.2 多对置柱塞泵动力分析软件设计 | 第57-62页 |
5.2.1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 | 第58-60页 |
5.2.2 回调函数设计 | 第60-62页 |
5.3 实例分析 | 第62-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 第65页 |
6.2 课题研究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