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型煤的制备及燃烧特性研究
| 致谢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变量注释表 | 第17-18页 |
| 1 绪论 | 第18-31页 |
| 1.1 我国煤炭现状 | 第18页 |
| 1.2 我国燃煤现状 | 第18-19页 |
| 1.3 民用洁净型煤的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 1.4 文献综述 | 第20-30页 |
| 1.5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 第30-31页 |
| 2 材料和试验方法 | 第31-36页 |
| 2.1 煤样的采集与预处理 | 第31页 |
| 2.2 主要试验设备及试剂 | 第31-32页 |
| 2.3 型煤试验流程 | 第32-33页 |
| 2.4 型煤强度试验方法 | 第33-34页 |
| 2.5 型煤燃烧特性试验方法 | 第34-36页 |
| 3 粘结剂对民用洁净型煤强度影响规律研究 | 第36-44页 |
| 3.1 腐植酸对型煤强度影响规律 | 第36-37页 |
| 3.2 膨润土对型煤强度影响规律 | 第37-39页 |
| 3.3 木质素磺酸钙对型煤强度影响规律 | 第39-40页 |
| 3.4 淀粉对型煤强度影响规律 | 第40-41页 |
| 3.5 型煤的浸水强度与浸水复干强度 | 第41-43页 |
| 3.6 型煤粘结剂的复配 | 第43-44页 |
| 4 民用洁净型煤燃烧特性规律研究 | 第44-53页 |
| 4.1 煤粉的燃烧特性研究 | 第44-48页 |
| 4.2 民用洁净型煤的燃烧特性研究 | 第48-53页 |
| 5 民用洁净型煤燃烧模型的建立 | 第53-71页 |
| 5.1 煤球燃烧过程 | 第53页 |
| 5.2 煤球燃烧模型 | 第53-54页 |
| 5.3 煤球燃烧模拟试验及理论 | 第54-57页 |
| 5.4 型煤燃烧过程理论分析 | 第57-71页 |
| 6 结论及展望 | 第71-73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71-72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作者简历 | 第77-79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