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 论文思路及结构 | 第9页 |
(二) 研究方法及要解决的问题 | 第9-10页 |
一、地方政府公债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0-15页 |
(一) 地方政府公债的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页 |
(二) 地方政府公债的理论基础 | 第10-15页 |
二、典型国家地方政府公债发行方式分析及借鉴 | 第15-21页 |
(一) 美、日地方公债发行方式分析 | 第15-18页 |
(二) 美日两国地方公债发行因素的比对分析 | 第18-19页 |
(三) 美、日地方公债发行对我国建立地方公债的借鉴意义 | 第19-21页 |
三、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现状分析 | 第21-24页 |
(一)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形成的原因分析 | 第21-22页 |
(二) 目前我国地方债务的现状 | 第22-24页 |
四、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24-28页 |
(一) 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必要性分析 | 第24-25页 |
1. 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 第24页 |
2. 有利于减轻中央财政债务负担 | 第24-25页 |
3. 有利于促进分税制改革 | 第25页 |
4. 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 | 第25页 |
(二) 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可行性分析 | 第25-28页 |
1. 地方公债的发行有足够的空间 | 第25-26页 |
2. 国债的发行经验为地方公债的发行提供了基础 | 第26页 |
3. 地方公债具有较高的信用度 | 第26页 |
4. 地方政府具有一定的偿债能力 | 第26-27页 |
5. 发行地方公债有丰富的国际经验可以借鉴 | 第27-28页 |
五、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对策建议 | 第28-32页 |
(一) 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模式构想 | 第28-29页 |
1. 合理确定地方公债的发行主体、规模及发行方式 | 第28页 |
2. 明确划分地方公债的种类和用途 | 第28-29页 |
3. 建立可靠的偿债机制 | 第29页 |
(二) 我国地方政府发行公债的配套措施 | 第29-32页 |
1. 强化对地方公债资金使用过程的管理与监督 | 第29-30页 |
2. 完善我国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 | 第30-31页 |
3. 完善地方政府职能 | 第31页 |
4. 建立良性循环的金融市场体系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后记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