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1.4 水分胁迫对植物影响及景天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1.4.1 干旱胁迫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4.2 水淹胁迫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4.3 景天属植物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2 短蕊景天等4种植物的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1-25页 |
2.1 试验地概况 | 第21页 |
2.2 试验材料 | 第21-22页 |
2.3 试验植物处理 | 第22页 |
2.4 试验设计 | 第22-23页 |
2.4.1 水分胁迫试验 | 第22页 |
2.4.2 园林应用试验 | 第22-23页 |
2.5 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2.5.1 自然饱和亏及相对含水量的测定方法 | 第23页 |
2.5.2 质膜相对透性的测定方法 | 第23页 |
2.5.3 叶绿素相对含量的测定方法 | 第23页 |
2.5.4 荧光参数的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2.5.5 植物生长形态的测定 | 第24页 |
2.6 数据分析方法 | 第24-2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5-67页 |
3.1 水分胁迫对4种景天属植物自然饱和亏及相对含水量的影响 | 第25-28页 |
3.1.1 水分胁迫对短蕊景天自然饱和亏的影响 | 第25页 |
3.1.2 水分胁迫对凹叶景天自然饱和亏的影响 | 第25-26页 |
3.1.3 水分胁迫对垂盆草自然饱和亏的影响 | 第26-27页 |
3.1.4 水分胁迫对费菜自然饱和亏的影响 | 第27页 |
3.1.5 小结 | 第27-28页 |
3.2 水分胁迫对4种景天属植物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第28-31页 |
3.2.1 水分胁迫对短蕊景天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第28页 |
3.2.2 水分胁迫对凹叶景天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3.2.3 水分胁迫对垂盆草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4 水分胁迫对费菜质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第30页 |
3.2.5 小结 | 第30-31页 |
3.3 水分胁迫对4种景天属植物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31-33页 |
3.3.1 水分胁迫对短蕊景天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31页 |
3.3.2 水分胁迫对凹叶景天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3.3.3 水分胁迫对垂盆草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32页 |
3.3.4 水分胁迫对费菜叶绿素相对含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5 小结 | 第33页 |
3.4 水分胁迫对4种景天属植物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 第33-43页 |
3.4.1 水分胁迫对4种景天属植物Fv/Fm的影响 | 第33-35页 |
3.4.2 水分胁迫对4种景天属植物Fv’/Fm’的影响 | 第35-37页 |
3.4.3 水分胁迫对4种景天属植物ETR的影响 | 第37-40页 |
3.4.4 水分胁迫对4种景天属植物qP的影响 | 第40-42页 |
3.4.5 小结 | 第42-43页 |
3.5 水分胁迫对4种景天属植物外部形态的影响 | 第43-50页 |
3.5.1 水分胁迫对短蕊景天外部形态的影响 | 第43-44页 |
3.5.2 水分胁迫对凹叶景天外部形态的影响 | 第44-46页 |
3.5.3 水分胁迫对垂盆草外部形态的影响 | 第46-48页 |
3.5.4 水分胁迫对费菜外部形态的影响 | 第48-50页 |
3.5.5 小结 | 第50页 |
3.6 4 种景天的耐旱性和耐涝性综合评价 | 第50-52页 |
3.6.1 评价方法 | 第50-51页 |
3.6.2 耐旱性和耐涝性综合评价 | 第51-52页 |
3.7 短蕊景天等4种植物的园林应用效果 | 第52-64页 |
3.7.1 水池内4种景天属植物的生长变化 | 第52-55页 |
3.7.2 洼地处4种景天属植物的生长变化 | 第55-57页 |
3.7.3 树荫下4种景天属植物的生长变化 | 第57-59页 |
3.7.4 岩石园处4种景天属植物的生长变化 | 第59-60页 |
3.7.5 屋顶处4种景天属植物的生长变化 | 第60-64页 |
3.8 园林应用形式调查 | 第64-67页 |
3.8.1 立体绿化 | 第64-65页 |
3.8.2 岩石园绿化 | 第65页 |
3.8.3 护坡绿化 | 第65-66页 |
3.8.4 节水型地被绿化 | 第66-67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67-70页 |
4.1 结论 | 第67-68页 |
4.2 存在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