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生物学论文--森林生态学论文--森林生态系统论文

基于复杂网络的森林健康评价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7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2-14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4-17页
    1.3 存在的问题和研究前景第17-18页
        1.3.1 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1.3.2 研究前景第18页
    1.4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 研究技术路线第19-21页
2 复杂网络第21-26页
    2.1 复杂网络理论第21-24页
        2.1.1 复杂网络的基本模型第21-22页
        2.1.2 复杂网络统计参数第22-24页
    2.2 森林生态系统网络模型第24-26页
3 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第26-44页
    3.1 指标的选择原则第26页
    3.2 指标测度分析第26-33页
        3.2.1 完整性指标第26-28页
        3.2.2 稳定性指标第28-32页
        3.2.3 可持续性指标第32-33页
    3.3 评价指标筛选第33-37页
    3.4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7-40页
    3.5 指标量化与标准化第40-42页
        3.5.1 定性指标量化第40页
        3.5.2 定量指标标准化第40-42页
    3.6 森林健康综合评价方法第42-44页
        3.6.1 构建评价模型第42页
        3.6.2 森林健康等级区划标准第42-44页
4 基于复杂网络的森林健康评价第44-57页
    4.1 基于小班网络的景观斑块森林健康评价第44-48页
        4.1.1 森林景观斑块划分第44-46页
        4.1.2 小班网络构建第46-48页
        4.1.3 基于小班网络的景观斑块健康指数计算模型第48页
    4.2 基于景观斑块网络的区域森林健康评价及预警第48-57页
        4.2.1 景观斑块边缘效应第48-49页
        4.2.2 景观斑块网络构建及其拓扑参数分析第49-55页
        4.2.3 基于景观斑块网络的区域健康指数计算模型第55-56页
        4.2.4 基于景观斑块网络的森林健康预警第56-57页
5 广州市大岭山林场森林健康评价第57-81页
    5.1 研究区概况第57-58页
        5.1.1 研究区自然概况第57页
        5.1.2 研究区资源概况第57-58页
    5.2 小班尺度森林健康评价第58-66页
        5.2.1 小班健康指数的计算第58-64页
        5.2.2 小班健康评价结果与分析第64-66页
    5.3 景观斑块尺度森林健康评价第66-73页
        5.3.1 大岭山森林景观斑块构建第66-68页
        5.3.2 景观斑块内构建小班网络第68-71页
        5.3.3 景观斑块健康评价结果与分析第71-73页
    5.4 区域尺度森林健康评价及预警第73-81页
        5.4.1 景观斑块边缘效应强度计算第73-74页
        5.4.2 大岭山景观斑块网络的构建第74-77页
        5.4.3 区域森林健康评价及预警第77-81页
6 结论与讨论第81-83页
    6.1 结论第81-82页
    6.2 讨论第82-83页
参考文献第83-9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第91-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坛岛沿海防护林防风固沙效益遥感动态监测及IDL实现
下一篇:游客对天际岭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感知与满意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