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网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通信网结构与设计论文

黑龙江电信NGN试验网设计方案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3 课题任务第15页
    1.4 论文结构第15-17页
第2章 下一代网络概述第17-25页
    2.1 下一代网络的概念第17页
    2.2 NGN的体系结构第17-18页
    2.3 NGN的主要技术特点第18-19页
    2.4 NGN的关键技术第19-20页
        2.4.1 软交换技术第19页
        2.4.2 高速路由/交换技术第19-20页
        2.4.3 大容量光传送技术第20页
        2.4.4 宽带接入技术第20页
    2.5 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研究第20-24页
        2.5.1 PSTN网络的演进第20-22页
        2.5.2 移动通信网络的演进第22页
        2.5.3 国际互联网的演进第22-23页
        2.5.4 接入网的演进第23-24页
        2.5.5 传输网的演进第24页
    2.6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软交换技术及发展第25-42页
    3.1 软交换的概念第25页
    3.2 软交换的整体架构第25-27页
    3.3 软交换的关键协议第27-29页
    3.4 软交换的主要特点第29-32页
        3.4.1 特点综述第29页
        3.4.2 软交换综合接入能力第29-30页
        3.4.3 强大的业务能力第30-32页
        3.4.4 策略化的网络管理机制第32页
    3.5 软交换的技术优势第32-33页
        3.5.1 成本优势第32-33页
        3.5.2 业务优势第33页
    3.6 软交换的业务和应用的开发情况第33-39页
        3.6.1 主要应用方式第33-34页
        3.6.2 在IP城域网上提供本地电信业务第34-36页
        3.6.3 在骨干数据网上提供长途电信业务第36-37页
        3.6.4 与IN进行网络和业务互通第37页
        3.6.5 与现有H.323 VOIP互通的方案第37-39页
    3.7 软交换与现有网络的关系第39-41页
        3.7.1 软交换对PSTN向下一代网络融合演进解决方案第39-40页
        3.7.2 软交换和H.323 VoIP网络互通第40-41页
    3.8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黑龙江电信NGN试验网方案第42-56页
    4.1 网络实施方案第42-46页
        4.1.1 工程概况第42-43页
        4.1.2 互通方案第43-44页
        4.1.3 路由组织第44-45页
        4.1.4 信令网关(SG)设置方案第45-46页
        4.1.5 私网穿越设备第46页
    4.2 承载网建设方案第46-51页
        4.2.1 网络传送层建设第46-47页
        4.2.2 QoS实现方案第47-49页
        4.2.3 网络带宽需求第49-51页
    4.3 网络资源规划第51-52页
        4.3.1 用户编号方案第51页
        4.3.2 IP地址分配方案第51-52页
        4.3.3 信令点编码第52页
    4.4 网络安全第52-53页
        4.4.1 安全分析第52-53页
        4.4.2 防护方案第53页
    4.5 运营支撑系统方案第53-54页
        4.5.1 计费第53-54页
        4.5.2 网管第54页
    4.6 同步第54页
        4.6.1 时间同步第54页
        4.6.2 时钟同步第54页
    4.7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个人简历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时态数据库的事务计算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CDMA网络端到端性能优化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