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陕西省县级分等在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中的实现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7页
   ·研究背景第10-11页
   ·研究现状第11-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国内研究概况第12-14页
   ·研究趋势第14-15页
   ·农用地分等操作技术存在的不足第15-17页
     ·统一分等间距的标准第15页
     ·土地利用系数、土地经济系数等值区对行政村界的突破第15页
     ·光温生产潜力的代表性问题第15-16页
     ·社会因素对农用地分等的影响第16-17页
第二章 陕西省农用地分等技术路线及基本理论第17-44页
   ·陕西省概况第17页
   ·陕西省县级农用地分等过程第17-33页
     ·资料整理收集和单位外业调查第17-18页
     ·分等原则和任务第18-19页
     ·分等工作流程第19页
     ·分等因素指标区划分第19-21页
     ·确定标准耕作制度第21-23页
     ·确定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第23-24页
     ·光温(气候)潜力指数α的确定第24页
     ·确定指标区指定作物产量比系数β以及产量—成本指数第24-25页
     ·建立分等因素指标体系第25-29页
     ·编制县级农用地分等基础底图第29页
     ·分等单元划分第29-30页
     ·划分土地利用系数、经济系数等值区第30-31页
     ·确定自然质量等、利用等、经济等第31-33页
   ·县级农用地分等成果检验第33-36页
     ·检验对象第33页
     ·检验方法第33-36页
   ·县级分等成果的可比性验证第36-41页
     ·检验内容第36页
     ·检验目的第36页
     ·指标区内部验证第36-38页
     ·指标区之间可比性验证第38-41页
   ·县级农用地分等成果第41-42页
     ·文字成果第41页
     ·表格成果第41页
     ·图件成果第41-42页
   ·县级农用地分等成果的应用第42-44页
第三章 县级农用地分等模块设计第44-65页
   ·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概述第44-47页
     ·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的硬、软件环境第45页
     ·软件结构功能描述第45页
     ·县级分等测算模块简述第45页
     ·图件成果管理模块简述第45-46页
     ·外部属性管理模块简述第46-47页
     ·互追溯模块简述第47页
   ·县级分等模块数据库设计第47-56页
     ·土地系数测算功能数据库设计第47-51页
     ·县级分等计算功能数据库设计第51-56页
   ·县级分等测算模块的初步设计第56-58页
     ·模块简述第56-57页
     ·模块实现目标第57-58页
   ·县级分等测算模块的总体设计第58-60页
     ·模块总体设计原则第58页
     ·模块的结构第58-59页
     ·模块的功能结构第59-60页
     ·模块的工作流程第60页
   ·县级分等测算模块详细设计第60-65页
     ·土地系数测算功能详细设计第60-61页
     ·分等单元划分功能详细设计第61页
     ·属性调查表测算功能详细设计第61-62页
     ·等别划分功能详细设计第62页
     ·出图功能详细设计第62页
     ·测算过程详细设计第62-65页
第四章 县级分等在农用地分等信息系统中的实现第65-68页
   ·县级分等测算模块的运行界面第65页
   ·实现环境第65页
   ·投入、产出表的计算第65-66页
   ·土地系数的计算第66页
   ·自然质量分等的计算第66-67页
   ·自然等指数、利用等指数、经济等指数的测算第67-68页
第五章 结语第68-69页
   ·总结第68页
   ·本文创新点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致谢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中市建设用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研究
下一篇:西安市高新区(一、二期用地)土地再开发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