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麦金太尔视角中的美德与实践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1 引言 | 第8-11页 |
| 1.1 选题原因和意义 | 第8-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0页 |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0-11页 |
| 2 麦金太尔美德与实践思想的渊源 | 第11-21页 |
| 2.1 麦金太尔的伦理思想历程 | 第11-14页 |
| 2.2 关于美德与实践思想的提出 | 第14-18页 |
| 2.2.1 历史背景 | 第14-16页 |
| 2.2.2 现实图景 | 第16-18页 |
| 2.3 与亚里士多德美德传统的联系 | 第18-21页 |
| 3 麦金太尔对美德与实践的解说 | 第21-36页 |
| 3.1 美德与实践的定义 | 第21-27页 |
| 3.1.1 特殊意义的“实践” | 第22-24页 |
| 3.1.2 实践中的内在善 | 第24-25页 |
| 3.1.3 在实践的背景中定义美德 | 第25-27页 |
| 3.2 美德与实践的关系 | 第27-31页 |
| 3.2.1 理论上内在统一 | 第27-29页 |
| 3.2.2 现实中不尽一致 | 第29-30页 |
| 3.2.3 美德的践行与生活 | 第30-31页 |
| 3.3 面临的质疑和挑战 | 第31-36页 |
| 3.3.1 他人的质疑 | 第32-33页 |
| 3.3.2 理论本身的缺陷 | 第33-34页 |
| 3.3.3 麦金太尔的辩护 | 第34-36页 |
| 4 麦金太尔视角中美德与实践的影响和意义 | 第36-46页 |
| 4.1 麦金太尔美德与实践思想的特点 | 第36-39页 |
| 4.1.1 动态的历史视角 | 第36-37页 |
| 4.1.2 多角度的全面诠释 | 第37-38页 |
| 4.1.3 重回传统的多元共存 | 第38-39页 |
| 4.2 麦金太尔美德与实践思想的局限 | 第39页 |
| 4.3 麦金太尔美德与实践思想的意义 | 第39-46页 |
| 4.3.1 对西方伦理学体系的影响 | 第40-41页 |
| 4.3.2 伦理学维度的理论指导意义 | 第41页 |
| 4.3.3 给当前道德教育提供的启示 | 第41-42页 |
| 4.3.4 内外在善统一的现实指导意义 | 第42-44页 |
| 4.3.5 如何对待传统美德的启示 | 第44-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