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2-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引言 | 第8页 |
| 2 研究型教学的理论依据 | 第8-9页 |
| 2.1 大学职能论 | 第8页 |
| 2.2 人本主义 | 第8-9页 |
| 2.3 建构主义 | 第9页 |
| 3 国内外研究性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 3.1 国内“研究性教学”的研究 | 第9-11页 |
| 3.1.1 关于研究性教学的理论研究 | 第9页 |
| 3.1.2 研究性教学在高校中的研究 | 第9-11页 |
| 3.1.3 研究性教学在具体学科中的相关研究 | 第11页 |
| 3.2 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相关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页 |
| 4.1 “研究性教学”概念界定 | 第13页 |
| 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3-17页 |
| 5.1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 5.2 研究方法 | 第13-17页 |
| 5.2.1 文献资料法 | 第13-14页 |
| 5.2.2 问卷调查法 | 第14页 |
| 5.2.3 教学实验法 | 第14-17页 |
| 5.2.4 数理统计法 | 第17页 |
| 6 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 | 第17-25页 |
| 6.1 实验前对照组和实验组的身体素质测试 | 第17-18页 |
| 6.2 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基本技术影响效果 | 第18-20页 |
| 6.2.1 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技术技评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18-19页 |
| 6.2.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技术达标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19-20页 |
| 6.3 对照组与实验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 第20页 |
| 6.4 研究性教学应用于排球教学中学生评价情况分析 | 第20-22页 |
| 6.5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素质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 第22-23页 |
| 6.6 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影响 | 第23-24页 |
| 6.7 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影响 | 第24页 |
| 6.8 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 第24-25页 |
| 7 结论与建议 | 第25-26页 |
| 7.1 结论 | 第25页 |
| 7.2 建议 | 第25-26页 |
| 8 思考与展望 | 第26-27页 |
| 8.1 实验中存在的不足 | 第26页 |
| 8.2 展望 | 第26-27页 |
| 参考文献 | 第27-30页 |
| 附录 | 第30-41页 |
| 致谢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