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引言 | 第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 ·非晶合金的定义及其发展历史 | 第9-10页 |
| ·非晶合金的性能与应用 | 第10-13页 |
| ·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 | 第10-11页 |
| ·非晶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 第11页 |
| ·非晶合金的磁性能 | 第11-12页 |
| ·非晶合金的应用 | 第12-13页 |
| ·大块非晶的形成能力 | 第13-15页 |
| ·热力学因素 | 第13-14页 |
| ·动力学因素 | 第14-15页 |
| ·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 | 第15-17页 |
| ·液相冷凝法 | 第15-16页 |
| ·气相沉积法 | 第16-17页 |
| ·溅射法 | 第16页 |
| ·真空蒸发沉积 | 第16页 |
| ·化学气相沉积法 | 第16-17页 |
| ·辉光放电分解法 | 第17页 |
| ·机械研磨法 | 第17页 |
| ·非晶合金的晶化反应 | 第17-19页 |
| ·晶化反应类型 | 第17-18页 |
| ·晶化反应的多阶段性 | 第18-19页 |
| ·单阶段晶化 | 第18页 |
| ·多阶段晶化 | 第18-19页 |
| ·铁基纳米晶非晶合金的研究现状及形成机理 | 第19-22页 |
| ·Finemet 型合金 | 第19-20页 |
| ·Nanoperm 型合金 | 第20页 |
| ·Hitperm 型合金 | 第20页 |
| ·Finemet 合金形成机理 | 第20-22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2-25页 |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5-29页 |
| ·实验方案 | 第25页 |
| ·非晶式样的制备 | 第25-27页 |
| ·块体非晶试样的制备 | 第25-26页 |
| ·非晶薄带试样的制备 | 第26-27页 |
| ·非晶薄带试样的鉴定 | 第27页 |
| ·试样形貌及微观结构的观测 | 第27页 |
| ·非晶合金的晶化热分析实验 | 第27-29页 |
| ·线性加热 DSC 实验 | 第27-28页 |
| ·等温DSC 实验 | 第28页 |
| ·试样标号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Ni 含量对 Fe_(73.5)Cu_1Nb_(3-x)Si_(13.5)B_9Ni_x非晶合金的非等温晶化动力学影响 | 第29-33页 |
| ·晶化动力学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29页 |
| ·非等温转变 | 第29-30页 |
| ·非等温晶化动力学分析 | 第30-32页 |
| ·A-3 的XRD 分析 | 第30-31页 |
| ·DSC 分析 | 第31-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Ni含量对Fe_(73.5)Cu_1Nb_(3-x)Si_(13.5)B_9Ni_x非晶合金的等温晶化动力学影响 | 第33-49页 |
| ·等温转变 | 第33-35页 |
| ·等温晶化动力学理论 | 第35-37页 |
| ·等温晶化动力学分析 | 第37-47页 |
| ·A-3 的XRD 分析 | 第37页 |
| ·等温晶化激活能 | 第37-40页 |
| ·等温DSC 分析 | 第40-46页 |
| ·等温晶化机制分析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第49-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 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