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0页 |
1.1 益生菌简介 | 第13-15页 |
1.1.1 产生抗菌物质 | 第13页 |
1.1.2 抑制致病菌黏附及定植 | 第13-14页 |
1.1.3 抗氧化作用 | 第14页 |
1.1.4 免疫调节作用 | 第14页 |
1.1.5 防治腹泻作用 | 第14-15页 |
1.2 丁酸梭菌的生理活性作用 | 第15-17页 |
1.2.1 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 第15页 |
1.2.2 产生益生物质 | 第15-16页 |
1.2.3 调节免疫系统 | 第16-17页 |
1.3 脂磷壁酸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3.1 脂磷壁酸结构与功能 | 第17页 |
1.3.2 脂磷壁酸在细菌黏附定植中的作用 | 第17-18页 |
1.3.3 脂磷壁酸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 第18-19页 |
1.4 课题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9页 |
1.4.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丁酸梭菌脂磷壁酸提纯及表征 | 第20-26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20-21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1-22页 |
2.3.1 细菌培养 | 第21-22页 |
2.4 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2.4.1 aLTA、bLTA红外谱图 | 第22-24页 |
2.4.2 aLTA、bLTA核磁谱图 | 第24-2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丁酸梭菌脂磷壁酸对细胞表型影响 | 第26-34页 |
3.1 引言 | 第26页 |
3.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26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26-29页 |
3.3.1 NR8383细胞培养 | 第26-27页 |
3.3.2 细胞毒性-增殖实验(CCK-8法) | 第27-28页 |
3.3.3 细胞活力实验(CellTiter-Lumi发光法) | 第28页 |
3.3.4 细胞划痕实验 | 第28-29页 |
3.3.5 Annexin-V/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 | 第29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3.4.1 aLTA、bLTA对NR8383细胞增殖、细胞活力的影响 | 第29-30页 |
3.4.2 aLTA、bLTA对NR8383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第30-32页 |
3.4.3 aLTA、bLTA对NR8383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32-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转录组测序及差异基因筛选 | 第34-49页 |
4.1 引言 | 第34页 |
4.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34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34-37页 |
4.3.1 细胞培养 | 第35页 |
4.3.2 aLTA、bLTA处理NR8383细胞 | 第35页 |
4.3.3 RNA提取及反转录PCR | 第35-36页 |
4.3.4 二代测序 | 第36-37页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37-48页 |
4.4.1 基因表达分析 | 第37-38页 |
4.4.2 表达差异分析 | 第38-40页 |
4.4.3 差异基因注释 | 第40-44页 |
4.4.4 差异基因富集分析 | 第44-47页 |
4.4.5 差异基因筛选分析 | 第47-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丁酸梭菌脂磷壁酸对NR8383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 第49-60页 |
5.1 引言 | 第49页 |
5.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49-50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50-55页 |
5.3.1 NR8383细胞培养 | 第50页 |
5.3.2 TLR2干扰 | 第50-52页 |
5.3.3 aLTA、bLTA处理NR8383细胞 | 第52页 |
5.3.4 TIR2、TNF-α、IL-1β mRNA表达量的测定 | 第52-53页 |
5.3.5 NF-κB p-p65表达量的测定 | 第53-55页 |
5.4 结果与分析 | 第55-59页 |
5.4.1 TLR2干扰鉴定 | 第55-57页 |
5.4.2 aLTA、bLTA对TLR2、TNF-α、IL-1β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第57-59页 |
5.4.3 aLTA、bLTA对细胞NF-κB活化影响 | 第5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60-61页 |
6.1 结论 | 第60页 |
6.2 创新点 | 第60页 |
6.3 不足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硕士期间科研成果及奖项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