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0 引言 | 第11-20页 |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0.1.1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0.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0.2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0.2.1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4-17页 |
0.2.2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7-19页 |
0.3 本文研究思路 | 第19页 |
0.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1 居民消费和社会养老保险 | 第20-36页 |
1.1 居民消费相关概念及情况介绍 | 第20-21页 |
1.1.1 居民消费界定 | 第20页 |
1.1.2 居民消费支出水平 | 第20-21页 |
1.1.3 居民消费倾向 | 第21页 |
1.2 居民消费状况对比介绍 | 第21-31页 |
1.2.1 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消费状况 | 第21-23页 |
1.2.2 中国居民消费状况 | 第23-26页 |
1.2.3 山东省居民消费状况 | 第26-31页 |
1.3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31-36页 |
1.3.1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 第31-33页 |
1.3.2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 | 第33-34页 |
1.3.3 山东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情况 | 第34-36页 |
2 养老保险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理论基础 | 第36-42页 |
2.1 居民消费决定理论的发展 | 第36-37页 |
2.2 凯恩斯的居民消费理论 | 第37页 |
2.3 持久收入假说 | 第37-38页 |
2.4 生命周期假说 | 第38-39页 |
2.5 预防性储蓄理论 | 第39-40页 |
2.6 行为生命周期假说与养老保险 | 第40-42页 |
3 养老保险对消费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42-54页 |
3.1 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 | 第42-44页 |
3.1.1 居民消费行为介绍 | 第42-43页 |
3.1.2 影响我省居民消费的因素 | 第43-44页 |
3.2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农村居民家庭账户的影响 | 第44-49页 |
3.2.1 新农保对于农村居民家庭账户的影响 | 第44-48页 |
3.2.2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 第48-49页 |
3.3 基于生命周期的居民消费模型 | 第49-52页 |
3.4 对理论模型结果的分析和延伸 | 第52-54页 |
4 新农保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54-63页 |
4.1 基于各市数据的分析 | 第54-57页 |
4.1.1 样本的基本情况 | 第54-55页 |
4.1.2 模型设定 | 第55-56页 |
4.1.3 实证分析及解释 | 第56-57页 |
4.2 基于控制变量法模型的分析 | 第57-60页 |
4.2.1 样本的基本情况 | 第57-58页 |
4.2.2 计量模型构建 | 第58-59页 |
4.2.3 实证分析及结果解释 | 第59-60页 |
4.3 基于各市数据的再分析 | 第60-63页 |
4.3.1 样本情况及模型选取 | 第61-62页 |
4.3.2 实证分析 | 第62-63页 |
5 研究结论及思考 | 第63-6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63页 |
5.2 对于研究的思考 | 第63-66页 |
5.2.1 对研究结果的思考 | 第63-64页 |
5.2.2 对于研究方法的思考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个人简历 | 第70-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