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6-7页 |
缩写词清单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目次 | 第12-14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25页 |
1.1 我国石蒜属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 | 第14-15页 |
1.1.1 我国石蒜属植物资源及分布概况 | 第14页 |
1.1.2 石蒜属植物生物学特性 | 第14-15页 |
1.1.3 石蒜属植物园林应用现状 | 第15页 |
1.2 石蒜属植物种子繁殖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3 石蒜属植物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 第17页 |
1.4 石蒜属植物组培繁殖现状 | 第17-20页 |
1.4.1 石蒜属植物愈伤组织诱导 | 第18-19页 |
1.4.2 石蒜属植物小鳞宴的诱导及增殖 | 第19-20页 |
1.5 石蒜属植物杂交育种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1.5.1 石蒜属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 | 第20-21页 |
1.5.2 石蒜属植物染色体核型演化学说 | 第21-22页 |
1.5.3 石蒜属植物的花粉形态与生活力 | 第22页 |
1.5.4 石蒜属植物杂交育种 | 第22-23页 |
1.6 外源生长调节剂调控石蒜属鳞茎的发育 | 第23-25页 |
第2章 石蒜属植物种子繁殖与杂交育种初步研究 | 第25-36页 |
2.1 种子保存方法研究 | 第25-26页 |
2.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2.1.2 结果与分析 | 第26页 |
2.2 种子催芽方法比较 | 第26-33页 |
2.2.1 赤霉素对祌子发芽率的影响 | 第26-31页 |
2.2.2 无菌播种 | 第31-33页 |
2.3 花粉活力及花粉保存方法研究 | 第33-34页 |
2.3.1 材料与方法 | 第33页 |
2.3.2 结果与分析 | 第33-34页 |
2.4 杂交组合设计及结实率比较 | 第34-36页 |
2.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4页 |
2.4.2 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第3章 石蒜属植物离体再生体系研究 | 第36-48页 |
3.1 两种石蒜属植物花器官诱导愈伤组织 | 第36-46页 |
3.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3.1.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4页 |
3.1.3 讨论 | 第44-46页 |
3.2 石蒜属植物小鳞茎诱导与增殖 | 第46-48页 |
3.2.1 材料与方法 | 第46页 |
3.2.2 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第4章 换锦花小鳞茎对外施CPPU的生理生化响应 | 第48-60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4.1.1 试验材料及处理 | 第48-49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49页 |
4.1.3 数据处理 | 第49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7页 |
4.2.1 CPPU处理对换锦花小鳞茎生长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4.2.2 CPPU处理对换锦花小鳞茎碳水化合物积累的影响 | 第50-51页 |
4.2.3 CPPU处理对换锦花小鳞茎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51-54页 |
4.2.4 CPPU处理对换锦花小鳞茎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 第54-55页 |
4.2.5 换锦花小鳞茎发育与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55-57页 |
4.3 讨论 | 第57-60页 |
4.3.1 CPPU处理对换锦花小鳞茎生长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 第57页 |
4.3.2 CPPU处理对小鳞茎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57-58页 |
4.3.3 激素平衡与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58-60页 |
第5章 忽地笑小鳞茎对外施CPPU的生理生化响应 | 第60-72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60-61页 |
5.1.1 试验材料及处理 | 第60-61页 |
5.1.2 试验方法 | 第61页 |
5.1.3 数据处理 | 第61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61-69页 |
5.2.1 CPPU处理对忽地笑小鳞茎生长的影响 | 第61-63页 |
5.2.2 CPPU处理对忽地笑小鳞茎养分含量的影响 | 第63页 |
5.2.3 CPPU处理对忽地笑小鳞茎内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 第63-65页 |
5.2.4 CPPU处理对忽地笑小鳞茎内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 第65-67页 |
5.2.5 忽地笑小鳞茎发育与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67-69页 |
5.3 讨论 | 第69-72页 |
5.3.1 CPPU处理对忽地笑小鳞茎生长量与养分积累的影响 | 第69页 |
5.3.2 CPPU处理对忽地笑小鳞茎内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69-70页 |
5.3.3 小鳞茎生长量与生理生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70-7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5页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72-73页 |
6.2 主要创新点 | 第73页 |
6.3 本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作者简历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