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施工论文--施工组织与计划论文--施工计划管理论文--造价管理论文

以构件为单位的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研究--以建筑模型为表现载体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21页
    1.1 论文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
        1.2.1 成本控制理论研究第10-12页
        1.2.2 成本控制方法研究第12-15页
        1.2.3 信息技术在成本控制中的应用第15页
        1.2.4 评述第15-16页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6-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意义第17-18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8-20页
        1.4.1 论文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2 技术路线第19-20页
    1.5 本章小结第20-21页
2 传统成本控制方法的局限性及原因分析第21-30页
    2.1 施工项目成本的构成及分类第21-22页
    2.2 传统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方法第22-26页
    2.3 传统成本控制方法的局限性分析第26-29页
        2.3.1 数据具有时滞性第26-27页
        2.3.2 难以对成本偏差准确定位第27页
        2.3.3 缺乏细部成本数据支持第27-28页
        2.3.4 缺乏细部成本偏差表现载体第28-29页
        2.3.5 技术手段落后第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3 以构件为单位的成本控制方法构想第30-39页
    3.1 针对性的解决对策第30-32页
        3.1.1 缩短成本核算的时间间隔第30页
        3.1.2 细化成本控制内容第30-31页
        3.1.3 视觉上的直观性第31-32页
        3.1.4 整合的成本信息第32页
    3.2 以构件为单位的成本控制方法提出第32-36页
        3.2.1 建筑模型与成本控制的结合第32-34页
        3.2.2 以构件为对象的成本控制方法第34-36页
    3.3 以构件为单位的成本控制方法的优势分析第36-38页
        3.3.1 以构件为单位的成本控制方法的预期效果第36页
        3.3.2 以构件为单位的成本控制方法的优势第36-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4 以构件为单位的成本控制方法的操作流程第39-48页
    4.1 构件成本分解第40页
    4.2 模型建立第40-41页
    4.3 确定构件目标成本第41-43页
    4.4 定义构件偏差等级及颜色标识第43-44页
    4.5 构件实际成本核算第44-46页
    4.6 成本偏差显示及原因分析第46-47页
    4.7 本章小结第47-48页
5 以构件为单位的成本控制方法的可行性第48-54页
    5.1 实际操作中的难题第48-49页
        5.1.1 实际成本核算第48页
        5.1.2 成本数据的处理第48-49页
        5.1.3 支持施工成本控制的软件平台第49页
    5.2 必要的技术支撑第49-53页
        5.2.1 实际成本核算问题解决办法第49-51页
        5.2.2 数据采集与传输问题的技术支撑第51-53页
        5.2.3 模型软件的开发第53页
    5.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6 案例演示第54-69页
    6.1 工程概况第54-56页
    6.2 构件成本分解第56-57页
    6.3 构件目标成本的确定第57-58页
    6.4 成本模型的建立第58-59页
    6.5 成本偏差等级定义第59-60页
    6.6 实际成本核算第60-64页
    6.7 成本偏差显示及原因分析第64-68页
    6.8 本章小结第68-69页
7 结论与不足第69-71页
    7.1 论文的结论第69-70页
    7.2 论文的不足第70-71页
致谢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建筑产业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下一篇:兴城市头道沟小流域河道治理效果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