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2-31页 |
第一节 疼痛概述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外科腹部术后疼痛的认识 | 第13-21页 |
一、外科腹部术后疼痛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 第13-15页 |
二、外科腹部术后疼痛产生的机制 | 第15页 |
三、外科腹部术后疼痛临床危害 | 第15-17页 |
四、外科腹部术后疼痛的控制现状 | 第17-18页 |
五、外科腹部术后疼痛的镇痛治疗 | 第18-21页 |
第三节 祖国医学对外科腹部术后疼痛的认识 | 第21-25页 |
一、中医疼痛病因 | 第21-22页 |
二、中医疼痛的病机 | 第22-23页 |
三、中医镇痛疗法 | 第23-25页 |
第四节 外科腹部术后镇痛的护理概述 | 第25-31页 |
一、护士在术后疼痛治疗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25-26页 |
二、外科腹部术后镇痛中医护理操作技术 | 第26-31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31-46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及方法 | 第31-39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31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31页 |
三、样本含量估算 | 第31页 |
四、纳入标准 | 第31页 |
五、排除标准 | 第31-32页 |
六、剔除标准及中止标准 | 第32页 |
七、不良事件发生与处理 | 第32-33页 |
八、具体试验方法 | 第33-36页 |
九、统计学分析 | 第36页 |
十、科研伦理 | 第36页 |
十一、限制条件及拟解决办法 | 第36-37页 |
十二、示意图 | 第37-39页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第39-46页 |
一、一般资料 | 第39-41页 |
二、术后各时点疼痛VAS评分比较 | 第41-44页 |
三、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首次下床时间的比较 | 第44页 |
四、干预后安全性观察 | 第44-45页 |
五、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度(SD)比较 | 第45页 |
六、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镇痛疗效的比较 | 第45-46页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第46-53页 |
第一节 镇痛机理简析 | 第46-47页 |
一、曲马多镇痛简析 | 第46页 |
二、耳穴压豆及电针镇痛机理的探究 | 第46-47页 |
三、耳穴压豆及电针的穴位选择和主治 | 第47页 |
第二节 试验结果评价与探讨 | 第47-51页 |
一、耳穴压豆联合电针镇痛在降低疼痛和临床疗效方面 | 第47-49页 |
二、耳穴压豆联合电针镇痛在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下床时间方面 | 第49-50页 |
三、耳穴压豆联合电针镇痛在安全性方面 | 第50-51页 |
四、耳穴压豆联合电针镇痛效果满意度方面 | 第51页 |
第三节 耳穴压豆联合电针在腹部术后疼痛护理应用中的创新性与可行性探讨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附录 | 第59-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