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专科护理学论文--儿科护理学论文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父母的情感和社会状况研究

中文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12-16页
    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2 研究目的第14页
    3 研究假设第14页
    4 相关概念第14-16页
        4.1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第14页
        4.2 焦虑(anxiety)第14-15页
        4.3 抑郁(depression)第15页
        4.4 积极体验(positive experience)第15-16页
对象与方法第16-22页
    1 研究对象第16-17页
        1.1 样本的纳入及排除标准第16页
        1.2 抽样方法第16页
        1.3 样本量计算第16-17页
    2 研究方法第17-21页
        2.1 调查工具第17-18页
            2.1.1 CHD 术后患儿及其父亲/母亲一般资料问卷第17页
            2.1.2 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第17页
            2.1.3 照顾者积极感受量表第17页
            2.1.4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第17-18页
            2.1.5 中文版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第18页
        2.2 资料收集第18-19页
            2.2.1 收集资料前的准备第18页
            2.2.2 收集资料的方法第18-19页
        2.3 统计分析方法第19页
        2.4 质量控制及伦理原则第19-21页
            2.4.1 质量控制第19-20页
            2.4.2 伦理原则第20-21页
    3 技术路线第21-22页
结果第22-33页
    1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第22-23页
        1.1 CHD 术后患儿父母人口社会学特征第22-23页
        1.2 患儿人口社会学特征第23页
    2 CHD 术后患儿父母焦虑、抑郁状况第23-24页
    3 CHD 术后患儿父母积极体验现状第24页
    4 CHD 术后患儿父母社会支持现状第24-25页
    5 CHD 术后患儿父母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现状第25页
    6 CHD 术后患儿父母焦虑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第25-28页
        6.1 人口社会学特征对 CHD 术后患儿父母焦虑的影响第25-27页
        6.2 积极体验状况对 CHD 术后患儿父母焦虑的影响第27-28页
        6.3 社会支持状况对 CHD 术后患儿父母焦虑的影响第28页
        6.4 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对 CHD 术后患儿父母焦虑的影响第28页
    7 CHD 术后患儿父母抑郁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第28-31页
        7.1 人口社会学特征对 CHD 术后患儿父母抑郁的影响第28-30页
        7.2 积极体验状况对 CHD 术后患儿父母抑郁的影响第30-31页
        7.3 社会支持状况对 CHD 术后患儿父母抑郁的影响第31页
        7.4 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对 CHD 术后患儿父母抑郁的影响第31页
    8 CHD 术后患儿父母焦虑抑郁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第31-33页
        8.1 CHD 术后患儿父母焦虑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第31-32页
        8.2 CHD 术后患儿父母抑郁影响因素的多重线性回归第32-33页
讨论第33-39页
    1 CHD 术后患儿及患儿父母的人口社会学特征第33-34页
    2 CHD术后患儿父母焦虑、抑郁状况值得关注第34页
    3 CHD术后患儿父母积极体验水平亟待提高第34-35页
    4 CHD术后患儿父母社会支持状况不容乐观第35页
    5 CHD术后患儿父母家庭亲密度适应性现状有待改善第35-36页
    6 CHD术后患儿父母状的影响因素第36-38页
        6.1 积极体验越高患儿父母焦虑、抑郁水平越低第36页
        6.2 社会支持状相关因素能减低焦虑、抑郁的发生率第36-37页
        6.3 家庭亲密度适应性对焦虑、抑郁有一定的影响第37-38页
    7 局限之处及研究展望第38-39页
        7.1 本研究的局限之处第38页
        7.2 研究展望第38-39页
结论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5页
综述第45-56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附录第56-64页
个人简历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骨铣削过程中切削力和温度的仿真与实验研究
下一篇:新疆马脂功效与透皮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