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8页 |
1.1 BCN 系材料概述 | 第9-20页 |
1.1.1 BCN 系材料的提出及新材料的设计 | 第9-11页 |
1.1.2 BCN 三元化合物的理论研究 | 第11-15页 |
1.1.3 CN 二元化合物的理论研究 | 第15-17页 |
1.1.4 BC 二元化合物的理论研究 | 第17-18页 |
1.1.5 硼掺杂碳纳米管的理论研究 | 第18-20页 |
1.2 材料的硬度 | 第20-22页 |
1.3 计算方法简介 | 第22-25页 |
1.3.1 第一性原理计算 | 第22-23页 |
1.3.2 密度泛函理论(DFT) | 第23页 |
1.3.3 交换关联能近似 | 第23-24页 |
1.3.4 赝势 | 第24页 |
1.3.5 Materials studio (MS)软件 | 第24-25页 |
1.4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5-28页 |
第二章 三嗪结构 C_3N_4与石墨烯交替层化合物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 第28-38页 |
2.1 三嗪结构与石墨烯交替层化合物 | 第28-33页 |
2.1.1 三嗪结构与石墨烯交替层化合物的提出 | 第28页 |
2.1.2 建立结构模型及计算参数 | 第28-29页 |
2.1.3 结构性能研究 | 第29-31页 |
2.1.4 g‐C_(11)N_4结构的电子性能研究 | 第31-33页 |
2.2 g-C_(11)N_4在高压下的稳定相结构 | 第33-37页 |
2.2.1 高压下稳定相结构 d‐C_(11)N_4的结构性能 | 第33-35页 |
2.2.2 d‐C_(11)N_4结构的电子性能 | 第35-36页 |
2.2.3 d‐C_(11)N_4的硬度 | 第36页 |
2.2.4 g‐C_(11)N_4到 d‐C_(11)N_4的相转变 | 第36-3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硼取代 g-C_(11)N_4化合物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 第38-52页 |
3.1 以一个硼原子进行取代形成的化合物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 第38-41页 |
3.1.1 建立结构模型及计算参数 | 第38-39页 |
3.1.2 几何优化后的结构性能 | 第39-40页 |
3.1.3 g‐BC_(11)N_3‐2 的电子性能 | 第40-41页 |
3.2 以两个 B 原子进行取代形成的化合物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 第41-45页 |
3.2.1 建立结构模型及计算参数 | 第41-43页 |
3.2.2 几何优化后的结构性能 | 第43页 |
3.2.3 稳定结构的电子性能 | 第43-45页 |
3.3 以三个 B 原子进行取代形成的化合物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 第45-48页 |
3.3.1 建立结构模型及计算参数 | 第45-46页 |
3.3.2 几何优化后的结构性能 | 第46-47页 |
3.3.3 g‐B_3C_(11)N‐2 结构的电子性能 | 第47-48页 |
3.4 以四个 B 原子进行取代形成的化合物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 第48-50页 |
3.4.1 建立结构模型及计算参数 | 第48-49页 |
3.4.2 几何优化后的结构性能 | 第49页 |
3.4.3 g‐B_4C_(11)结构的电子性能 | 第49-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四章 碳取代 g-C_(11)N_4化合物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 第52-62页 |
4.1 一个 C 原子取代形成的化合物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 第52-55页 |
4.1.1 建立结构模型及计算参数 | 第52页 |
4.1.2 几何优化后的结构性能 | 第52-53页 |
4.1.3 g‐C_(12)N_3‐2 结构的电子性能 | 第53-55页 |
4.2 两个 C 原子取代形成的化合物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 第55-56页 |
4.2.1 建立结构模型及计算参数 | 第55页 |
4.2.2 几何优化后的结构性能 | 第55-56页 |
4.3 三个 C 原子取代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 第56-58页 |
4.3.1 建立结构模型及计算参数 | 第56页 |
4.3.2 几何优化后的结构性能 | 第56-57页 |
4.3.3 g‐C_(14)N‐1 结构的电子性能 | 第57-58页 |
4.4 四个 C 原子取代所形成的化合物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 第58-61页 |
4.4.1 建立结构模型及计算参数 | 第58-59页 |
4.4.2 几何优化后的结构性能 | 第59-60页 |
4.4.3 g‐C_(15)的电子性能 | 第60-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五章 B、C 取代的化合物的高压下稳定相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 第62-68页 |
5.1 计算参数 | 第62页 |
5.2 高压下稳定相的结构性能 | 第62-63页 |
5.3 高压下稳定相的电子性能 | 第63-64页 |
5.4 高压下稳定相的硬度 | 第64-65页 |
5.5 类金刚石结构由类石墨结构相转变的条件研究 | 第65-66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六章 B_4C_4纳米管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 | 第68-71页 |
6.1 建立结构模型和计算参数 | 第68页 |
6.2 三种结构的结构性能 | 第68-69页 |
6.3 最稳定的 a-B_4C_4纳米管的电子性能 | 第69-7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总结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