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代谢组学概况 | 第12-17页 |
1.2.1 代谢组学的产生 | 第12页 |
1.2.2 代谢组学研究策略 | 第12-13页 |
1.2.3 代谢组学的技术平台 | 第13-15页 |
1.2.3.1 色质联用技术 | 第13-14页 |
1.2.3.2 NMR 技术 | 第14页 |
1.2.3.3 光谱学方法 | 第14-15页 |
1.2.4 代谢组学数据分析与建模 | 第15-16页 |
1.2.5 代谢组学数据库 | 第16-17页 |
1.3 代谢组学在 T2DM 和 DN 研究中应用 | 第17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尿液中四种非蛋白氮的含量 | 第19-25页 |
2.1 引言 | 第19-2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0-21页 |
2.2.1 仪器和试剂 | 第20页 |
2.2.2 标准对照品及样品的制备与前处理 | 第20页 |
2.2.2.1 标准对照品制备 | 第20页 |
2.2.2.2 样品前处理 | 第20页 |
2.2.3 色谱条件 | 第20-2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1-23页 |
2.3.1 色谱条件的优化 | 第21-22页 |
2.3.2 方法学考察 | 第22-23页 |
2.3.2.1 线性范围及检出限 | 第22-23页 |
2.3.2.2 回收率及精密度 | 第23页 |
2.3.3 尿样测定 | 第23页 |
2.4 结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结合“单个样本”和“合并样本”策略提高检测标记物的可信度 | 第25-35页 |
3.1 前言 | 第2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5-27页 |
3.2.1 样品收集与储存 | 第25-26页 |
3.2.2 仪器与试剂 | 第26页 |
3.2.3 样品前处理 | 第26页 |
3.2.4 GC-MS 参数 | 第26-27页 |
3.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3.3.1 归一化(Normalization)方法的选择 | 第27-28页 |
3.3.2 GC-MS 分析尿液样本 | 第28-30页 |
3.3.3 生物统计学分析 | 第30-31页 |
3.3.4 “单个样本”策略和“合并样本”策略所鉴定到的差异代谢物进行比较 | 第31-32页 |
3.3.5 结合两种策略确定 T2DM 的生物标记物 | 第32-33页 |
3.4 结论 | 第33-35页 |
第四章 糖尿病肾病不同病期差异代谢物研究 | 第35-45页 |
4.1 引言 | 第35-36页 |
4.2 实验 | 第36-37页 |
4.2.1 样品收集与储存 | 第36页 |
4.2.2 仪器与试剂 | 第36-37页 |
4.2.3 样品前处理 | 第37页 |
4.2.4 色谱分析 | 第37页 |
4.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3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37-44页 |
4.3.1 GC-MS 分析尿液样本 | 第37-38页 |
4.3.2 尿液样本的生物统计学分析 | 第38-39页 |
4.3.4 潜在生物标记物筛选 | 第39-44页 |
4.4 结论 | 第44-4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3页 |
附录 | 第53-71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