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二、 选题依据 | 第10-13页 |
(一)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需要 | 第10-11页 |
(二) 纳西族东巴武术的传承与发展现状堪忧 | 第11-12页 |
(三) 从体育学和文化学结合角度对纳西族东巴武术进行系统研究的文献还不多见 | 第12-13页 |
三、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一) 挖掘保护民族传统武术文化 | 第13页 |
(二) 充实民族传统武术的内容与文化内涵 | 第13-14页 |
(三) 为其他少数民族传统武术及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借鉴 | 第14页 |
(四) 充实民族传统体育学学科内容 | 第14页 |
(五) 为纳西族东巴武术面向社会、走进学校奠定基础 | 第14页 |
四、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一)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第15-16页 |
(三)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6-17页 |
五、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7-19页 |
(一) 研究对象 | 第17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丽江纳西族东巴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 第19-28页 |
一、 丽江纳西族东巴武术的起源 | 第19-24页 |
(一) 纳西族东巴武术形成的自然环境基础 | 第19-20页 |
(二) 纳西族东巴武术形成的人种基础 | 第20-21页 |
(三) 纳西族东巴武术形成的原始宗教基础 | 第21-24页 |
二、 丽江纳西族东巴武术的发展 | 第24-28页 |
(一) 纳西族东巴武术在东巴教中的发展 | 第24-26页 |
(二) 纳西族东巴武术在宗教以外的发展 | 第26-28页 |
第三章 丽江纳西族东巴武术的内容与特点 | 第28-35页 |
一、 丽江纳西族东巴武术的内容 | 第28-32页 |
(一) 纳西族东巴武术的种类 | 第28-29页 |
(二) 纳西族东巴武术套路与动作 | 第29-30页 |
(三) 纳西族东巴武术的武器与服饰 | 第30-32页 |
二、 纳西族东巴武术的风格特点 | 第32-35页 |
(一) 宗教性 | 第32页 |
(二) 独创性 | 第32页 |
(三) 交融性 | 第32-33页 |
(四) 实战性 | 第33-34页 |
(五) 世俗性 | 第34-35页 |
第四章 纳西族东巴武术的价值与功能 | 第35-41页 |
一、 纳西族东巴武术的价值 | 第35-38页 |
(一) 健身价值 | 第35-36页 |
(二) 健心价值 | 第36-37页 |
(三) 审美价值 | 第37页 |
(四) 交往价值 | 第37-38页 |
二、 纳西族东巴武术的功能 | 第38-41页 |
(一) 传承民族文化 | 第38-39页 |
(二) 发展民族经济 | 第39-40页 |
(三) 振奋民族精神 | 第40-41页 |
第五章 纳西族东巴武术与其他类型东巴文化的交融 | 第41-55页 |
一、 宗教文化与纳西族东巴武术 | 第41-47页 |
二、 东巴艺术与纳西族东巴武术 | 第47-51页 |
(一) 东巴绘画与纳西族东巴武术 | 第47-48页 |
(二) 东巴舞蹈和纳西族东巴武术 | 第48-51页 |
(三) 东巴音乐和纳西族东巴武术 | 第51页 |
三、 纳西族东巴武术的东巴文化根基 | 第51-55页 |
(一) 纳西族崇武尚勇民风与古羌人民风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 第51-52页 |
(二) 东巴经与汉文史籍中的纳西民族精神文化 | 第52-53页 |
(三) 纳西族“拇瓜”制度与民俗事象中的民族精神文化 | 第53-55页 |
第六章 纳西族东巴武术的现实普及 | 第55-58页 |
一、 纳西族东巴武术在社会、学校中的普及现状 | 第55-57页 |
二、 纳西族东巴武术传统的普及方式 | 第57-58页 |
(一) 口耳相传,言传身教 | 第57页 |
(二) 民俗与传统节日 | 第57-58页 |
第七章 促进纳西族东巴武术的健康快速发展 | 第58-61页 |
一、 加快纳西族东巴武术从宗教中脱离出来改革创新的步伐 | 第58页 |
二、 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性作用 | 第58-59页 |
三、 纳入学校教育,以地方性本土化教材加入到制度化教育当中 | 第59-60页 |
四、 与丽江发达的旅游产业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与推广传播结论与建议 | 第60-61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1-64页 |
一、 结论 | 第61-62页 |
(一) 纳西族东巴武术迄今仍处于转型过渡时期 | 第61页 |
(二) 纳西族东巴武术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 第61-62页 |
(三) 纳西族东巴武术的现实状态 | 第62页 |
二、 建议 | 第62-64页 |
(一) 保住东巴,整合各方力量抢救纳西族东巴武术 | 第62-63页 |
(二) 同文化、经济相结合发展 | 第63页 |
(三) 成立专业队伍与创编锻炼素材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