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生产论文--碳水化合物、糖论文

碱提杏鲍菇水溶性多糖PEAP-1结构解析及生物活性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英文缩略词表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杏鲍菇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1.1 杏鲍菇中的多糖第11页
        1.1.2 杏鲍菇中的蛋白质及游离氨基酸第11页
        1.1.3 杏鲍菇中的海藻糖第11页
    1.2 真菌多糖的研究进展第11-16页
        1.2.1 糖类研究历史第12页
        1.2.2 真菌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纯化第12-14页
        1.2.3 真菌多糖的结构分析第14页
        1.2.4 真菌多糖的活性分析第14-16页
    1.3 本课题的选题依据、意义及主要内容第16-18页
        1.3.1 依据、意义第16-17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杏鲍菇醇提物各萃取组分活性比较第18-24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18-20页
        2.1.1 材料与设备第18页
        2.1.2 试验方法第18-20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0-22页
        2.2.1 杏鲍菇醇提物各萃取组分得率第20页
        2.2.2 杏鲍菇醇提萃取物各组分抗氧化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0-22页
    2.3 讨论第22-24页
第三章 碱提杏鲍菇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解析第24-44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4-30页
        3.1.1 试剂和设备第24页
        3.1.2 方法第24-30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0-42页
        3.2.1 碱提杏鲍菇粗多糖的分离纯化第30-31页
        3.2.2 颜色反应第31页
        3.2.3 总糖和糖醛酸的测定第31-33页
        3.2.4 高效液相色谱(HPLC)第33页
        3.2.5 气相色谱(GC)第33-34页
        3.2.6 部分酸水解(Partial acid hydrolysis)第34页
        3.2.7 高碘酸氧化(Periodate oxidation)第34-35页
        3.2.8 史密斯降解(Smith degradation)第35-36页
        3.2.9 紫外分析(UV analysis)第36-37页
        3.2.10 红外分析(IR analysis)第37页
        3.2.11 刚果红实验(Congo red)第37-38页
        3.2.12 NMR分析第38-40页
        3.2.13 甲基化分析第40页
        3.2.14 自由基清除能力分析第40-42页
    3.3 结论第42-44页
第四章 碱提杏鲍菇多糖PEAP-1的形貌观察第44-48页
    4.1 材料和方法第44-45页
        4.1.1 实验器材第44页
        4.1.2 方法第44-45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5-47页
        4.2.1 AFM表征分析第45-46页
        4.2.2 SEM观察分析第46-47页
    4.3 结论第47-48页
第五章 碱提杏鲍菇多糖的化学修饰及修饰前后的活性比较第48-56页
    5.1 材料和方法第48-50页
        5.1.1 材料与设备第48页
        5.1.2 方法第48-50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50-55页
        5.2.1 碱提杏鲍菇多糖修饰后IR鉴定第50-53页
        5.2.2 碱提杏鲍菇多糖修饰前后活性比较第53-55页
    5.3 结论第55-56页
第六章 结论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6页
致谢第66-68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介孔碳负载钯催化硝基环己烷加氢制备环己酮肟
下一篇:某中药厂生产线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