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引言 | 第13-21页 |
1.1 温室番茄的发展概况 | 第13页 |
1.2 温室番茄病虫害发生概况 | 第13-17页 |
1.2.1 主要病虫害介绍 | 第14-15页 |
1.2.1.1 根结线虫 | 第14-15页 |
1.2.1.2 烟粉虱 | 第15页 |
1.2.2 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 第15-17页 |
1.2.2.1 根结线虫的防治 | 第15-16页 |
1.2.2.2 烟粉虱的防治 | 第16-17页 |
1.3 噻虫啉的理化性质和应用现状 | 第17-18页 |
1.3.1 噻虫啉的理化性质 | 第17-18页 |
1.3.2 噻虫啉的应用现状 | 第18页 |
1.4 土壤处理的应用现状和应用前景 | 第18-20页 |
1.4.1 土壤处理的应用现状 | 第18-19页 |
1.4.1.1 药剂对地上部害虫的防治效果 | 第18页 |
1.4.1.2 药剂对植株的影响 | 第18-19页 |
1.4.1.3 药剂对土壤酶的影响 | 第19页 |
1.4.2 土壤处理的应用前景 | 第19-20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1-35页 |
2.1 供试材料 | 第21-23页 |
2.1.1 药品和试剂 | 第21-22页 |
2.1.2 仪器设备 | 第22页 |
2.1.3 供试线虫 | 第22页 |
2.1.4 供试烟粉虱 | 第22页 |
2.1.5 供试作物 | 第22页 |
2.1.6 供试土壤 | 第22-23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3-35页 |
2.2.1 室内毒力测定 | 第23-24页 |
2.2.1.1 噻虫啉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的毒力测定方法 | 第23页 |
2.2.1.2 噻虫啉对南方根结线虫卵的毒力测定方法 | 第23页 |
2.2.1.3 噻虫啉对烟粉虱成虫的毒力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2.2.1.4 噻虫啉对烟粉虱卵的毒力测定方法 | 第24页 |
2.2.2 温室盆栽试验 | 第24-27页 |
2.2.2.1 噻虫啉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效评价 | 第24-25页 |
2.2.2.2 噻虫啉对番茄植株生长量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25-26页 |
2.2.2.3 噻虫啉在番茄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测定 | 第26-27页 |
2.2.3 大田药效试验 | 第27-28页 |
2.2.3.1. 试验地概况 | 第27-28页 |
2.2.3.2 试验设计与实施方法 | 第28页 |
2.2.3.3 统计分析 | 第28页 |
2.2.4 噻虫啉对土壤酶的影响 | 第28-35页 |
2.2.4.1 脲酶 | 第28-29页 |
2.2.4.2 蔗糖酶 | 第29-30页 |
2.2.4.3 过氧化氢酶 | 第30-31页 |
2.2.4.4 脱氢酶 | 第31-32页 |
2.2.4.5 酸性磷酸酶 | 第32-3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5-54页 |
3.1 噻虫啉对番茄根结线虫及烟粉虱的毒力 | 第35-36页 |
3.1.1 噻虫啉对南方根结线虫2龄幼虫及卵的毒力 | 第35页 |
3.1.2 噻虫啉对烟粉虱成虫和卵的毒力 | 第35-36页 |
3.2 噻虫啉温室盆栽试验结果 | 第36-44页 |
3.2.1 噻虫啉对南方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 第36-37页 |
3.2.2 噻虫啉土壤施用对番茄植株生长量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37-39页 |
3.2.2.1 噻虫啉土壤施用对番茄植株生长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2.2 噻虫啉土壤施用对番茄植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38-39页 |
3.2.3 噻虫啉在番茄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变化 | 第39-44页 |
3.2.3.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确定 | 第39-40页 |
3.2.3.2 噻虫啉在番茄植株茎叶中的残留动态变化 | 第40-42页 |
3.2.3.3 噻虫啉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变化 | 第42-43页 |
3.2.3.4 噻虫啉土壤施用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 | 第43-44页 |
3.3 噻虫啉防治南方根结线虫和烟粉虱的大田试验结果 | 第44-48页 |
3.3.1 噻虫啉对番茄株高和活力的影响 | 第44-45页 |
3.3.2 噻虫啉对南方根结线虫种群数量和根结指数的影响 | 第45-46页 |
3.3.3 噻虫啉对烟粉虱种群数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3.3.4 噻虫啉对番茄产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3.4 噻虫啉对土壤酶活的影响 | 第48-54页 |
3.4.1 脲酶 | 第48-49页 |
3.4.1.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48-49页 |
3.4.1.2 试验结果 | 第49页 |
3.4.2 蔗糖酶 | 第49-51页 |
3.4.2.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0页 |
3.4.2.2 试验结果 | 第50-51页 |
3.4.3 过氧化氢酶 | 第51页 |
3.4.4 脱氢酶 | 第51-52页 |
3.4.4.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1-52页 |
3.4.4.2 试验结果 | 第52页 |
3.4.5 酸性磷酸酶 | 第52-54页 |
3.4.5.1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52-53页 |
3.4.5.2 试验结果 | 第53-54页 |
4 讨论 | 第54-59页 |
4.1 噻虫啉防治根结线虫和烟粉虱的生物学基础 | 第54-55页 |
4.2 噻虫啉对番茄植株生长量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55-56页 |
4.3 噻虫啉在植株体内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 第56-57页 |
4.4 噻虫啉对土壤酶的影响 | 第57-59页 |
5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9页 |
5.2 创新点 | 第59页 |
5.3 问题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0页 |
附录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