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基础理论论文--伤寒、金匮(伤寒杂病论)论文--伤寒论论文

《伤寒论》渴的证治规律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8页
目录第9-11页
引言第11-13页
第一章 文献研究第13-17页
    1.1 祖国医学对渴的认识及治疗第13-15页
    1.2 现代学者对渴的认识第15页
    1.3 现代学者对渴的辨治第15-17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结果第17-29页
    2.1 《伤寒论》中有关渴的原文:(见附录)第17页
    2.2 对《伤寒论》治疗渴的主要药物分析第17-20页
        2.2.1 对人参的认识第17-18页
        2.2.2 对天花粉及半夏的认识第18-19页
        2.2.3 对白术的认识第19-20页
    2.3 对渴形成病机的认识第20-27页
        2.3.1 与胃相关的渴第20-21页
        2.3.2 与脾相关的渴第21-22页
        2.3.3 与肺相关的渴第22-25页
        2.3.4 与三焦相关的渴第25-26页
        2.3.5 与膀胱相关的渴第26-27页
    2.4 不渴的意义第27-28页
    2.5 渴的治法方药第28-29页
        2.5.1 胃不能游溢精气上输于脾第28页
        2.5.2 脾气不能散津,上输于肺第28页
        2.5.3 肺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第28页
        2.5.4 三焦水道不通第28页
        2.5.5 膀胱气化不利,津液不能上承于口第28-29页
第三章 《伤寒论》中与渴相关症状的研究第29-38页
    3.1 对《伤寒论》小便不利原文的分析第29-36页
        3.1.1 与胃相关的小便不利第30-31页
        3.1.2 与脾相关的小便不利第31-32页
        3.1.3 与肺相关的小便不利第32-34页
        3.1.4 与三焦相关的小便不利第34页
        3.1.5 与膀胱相关的小便不利第34-36页
        3.1.6 渴与小便不利的关系第36页
    3.2 舌苔形成病机探讨第36-38页
结语第38-39页
参考文献第39-40页
附录第40-44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44-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21例膜性肾病临床资料分析及58例膜性肾病治疗效果回顾分析
下一篇:电针阳明经穴治疗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