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前言 | 第10-20页 |
1.1 抑郁症 | 第10-13页 |
1.1.1 抑郁症的特征 | 第10-11页 |
1.1.2 抑郁症解剖学基础 | 第11-12页 |
1.1.3 抑郁症发病机制 | 第12-13页 |
1.2 应激与抑郁症的关系 | 第13-16页 |
1.2.1 抑郁症与应激 | 第13-16页 |
1.3 抑郁症的治疗 | 第16-17页 |
1.3.1 抗抑郁药 | 第16-17页 |
1.3.2 其他非药物治疗 | 第17页 |
1.4 嘌呤生物碱与情绪调节 | 第17-19页 |
1.5 立题依据 | 第19-20页 |
2. Tc 对应激负荷小鼠抑郁症状的影响 | 第20-3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0-21页 |
2.1.1 实验动物 | 第20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20页 |
2.1.3 主要设备 | 第20-21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1-24页 |
2.2.1 CWIRS 的建立 | 第21页 |
2.2.2 悬尾实验(Suspension test, TST) | 第21页 |
2.2.3 强迫游泳(Forced swimming test, FST) | 第21-22页 |
2.2.4 高架十字迷宫测试(Elevated plus maze test, EPMT) | 第22页 |
2.2.5 糖水偏爱实验(Sucrose preference test, SPT) | 第22页 |
2.2.6 自发活动实验(Spontaneous motor activity test, SMAT) | 第22-23页 |
2.2.7 海马中神经递的测定 | 第23页 |
2.2.8 统计学处理 | 第23-24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24-29页 |
2.3.1 Tc 对小鼠悬尾不动时间的影响 | 第24页 |
2.3.2 Tc 对小鼠强迫游泳不动时间的影响 | 第24-25页 |
2.3.3 Tc 对小鼠十字迷宫开放臂停留时间和进入次数的影响 | 第25-26页 |
2.3.4 Tc 对小鼠糖水偏嗜度的影响 | 第26-27页 |
2.3.5 Tc 对小鼠自发活动的影响 | 第27-28页 |
2.3.6 Tc 对小鼠海马中 5-HT 和 5-HIAA 含量的影响 | 第28-29页 |
2.4 小结与讨论 | 第29-32页 |
3. Tc 抗抑郁作用机制研究 | 第32-48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32-34页 |
3.1.1 动物的饲养 | 第32页 |
3.1.2 PC12 细胞的复苏、传代及冻存 | 第32页 |
3.1.3 实验试剂 | 第32-33页 |
3.1.4 实验设备 | 第33-34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34-37页 |
3.2.1 小鼠血浆样品处理 | 第34-35页 |
3.2.2 皮质酮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准曲线绘制 | 第35页 |
3.2.3 血浆中皮质酮含量测定 | 第35页 |
3.2.4 海马组织切片样品处理 | 第35-36页 |
3.2.5 神经元增殖细胞数测定 | 第36页 |
3.2.6 双管法测定 PDEs 活性 | 第36页 |
3.2.7 PC12 细胞中 cAMP 的含量测定 | 第36页 |
3.2.8 皮质酮损伤细胞模型建立 | 第36-37页 |
3.2.9 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相关蛋白表达 | 第37页 |
3.3 结果 | 第37-44页 |
3.3.1 Tc 逆转应激导致的血浆皮质酮升高作用 | 第37-38页 |
3.3.2 Tc 改善应激对海马神经元增殖的抑制作用 | 第38-39页 |
3.3.3 Tc 抑制以 cAMP 为底物的 PDEs 的活性 | 第39-40页 |
3.3.4 Tc 促进 PC12 细胞中 cAMP 的分泌 | 第40-41页 |
3.3.5 Tc 激活 CREB/BDNF/TrkB 信号通路 | 第41-44页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44-48页 |
4 总结与展望 | 第48-52页 |
4.1 问题与讨论 | 第48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8-50页 |
4.3 创新与突破 | 第50页 |
4.4 前景与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
1. 已申请专利 | 第64页 |
2. 已投稿文章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