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基于介孔硅纳米粒子的还原响应控释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4页
    1.1 介孔材料概述第13-16页
        1.1.1 介孔材料的应用第13页
        1.1.2 介孔材料的合成第13-15页
        1.1.3 介孔材料的有机功能化第15-16页
    1.2 介孔硅在载药系统中的应用第16-19页
        1.2.1 介孔硅作为药物载体材料的结构优势第17页
        1.2.2 载药系统中常用的介孔硅类型第17-19页
    1.3 介孔硅纳米粒子的生物相容性第19-21页
    1.4 基于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刺激响应性控释系统第21-31页
        1.4.1 刺激响应性控释系统的设计第22-25页
        1.4.2 “Gatekeeper”概念第25-31页
    1.5 介孔硅系统中的药物释放行为第31-33页
    1.6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33-34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4-43页
    2.1 实验方法第34页
    2.2 实验原料第34-36页
    2.3 基于介孔硅纳米粒子的控释载体的合成第36-39页
        2.3.1 纯 SBA-15 的合成第36-37页
        2.3.2 SBA-SS-NH2的合成第37-38页
        2.3.3 SBA-SS-mPEG 的合成第38页
        2.3.4 基于 MCM-41 的控释载体的合成第38-39页
    2.4 染料的载入和释放第39-40页
    2.5 结构表征与测试第40-43页
        2.5.1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第40页
        2.5.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第40-41页
        2.5.3 纳米粒度及 zeta 电位分析第41页
        2.5.4 小角 X 射线衍射分析(XRD)第41页
        2.5.5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第41页
        2.5.6 固体核磁硅谱分析(29Si MAS NMR)第41页
        2.5.7 低温氮吸附分析第41-42页
        2.5.8 热失重分析(TGA)第42页
        2.5.9 元素含量分析(EA)第42页
        2.5.10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UV-Vis)第42-43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43-71页
    3.1 基于介孔硅纳米粒子的控释载体的合成第43-45页
    3.2 SBA-15 系列介孔硅纳米粒子的结构表征第45-56页
        3.2.1 SBA-15 系列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微观结构第45-46页
        3.2.2 SBA-15 系列介孔硅纳米粒子的流体力学尺寸以及 zeta 电位的测试第46-48页
        3.2.3 SBA-15 系列介孔硅纳米粒子的 X 射线衍射分析第48-49页
        3.2.4 SBA-15 系列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化学结构分析第49-51页
        3.2.5 SBA-15 系列介孔硅纳米粒子的介孔结构分析第51-54页
        3.2.6 SBA-15 系列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化学成分分析第54-56页
    3.3 MCM-41 系列介孔硅纳米粒子的结构表征第56-62页
        3.3.1 MCM-41 系列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微观形貌和介孔结构第56-59页
        3.3.2 MCM-41 系列介孔硅纳米粒子的其他基础表征第59-62页
    3.4 MSN-SS-mPEG 作为载体材料的控释性能第62-71页
        3.4.1 染料分子的载入第66-68页
        3.4.2 染料分子的释放第68-71页
第四章 全文总结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1页
致谢第81-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型超精密光学磨床的温度场分布及结构优化设计方法
下一篇:水热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分子检测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