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9页 |
第2章 村上哲见对宋词的通论性研究 | 第9-25页 |
2.1 村上哲见的生平及词学研究概述 | 第9-10页 |
2.2 村上哲见论词的起源:诗词贯通 | 第10-17页 |
2.3 村上哲见对宋代词学的综合性论述 | 第17-25页 |
2.3.1 论北宋词 | 第17-19页 |
2.3.2 论南宋词 | 第19-20页 |
2.3.3 论词派的新分:现实与典雅 | 第20-25页 |
第3章 村上哲见宋代代表词人研究 | 第25-42页 |
3.1 柳永词研究 | 第25-30页 |
3.1.1 论柳永词形式上的特色 | 第25-27页 |
3.1.2 论柳永词的内容:艳情词和羁旅词 | 第27-29页 |
3.1.3 对柳词的评价:雅俗之辨 | 第29-30页 |
3.2 苏轼词研究 | 第30-33页 |
3.2.1 论苏轼词的分期 | 第31页 |
3.2.2 论苏轼词的特色 | 第31-32页 |
3.2.3 对苏轼词的评价 | 第32-33页 |
3.3 辛弃疾词研究 | 第33-38页 |
3.3.1 论辛弃疾词的分期 | 第33-35页 |
3.3.2 论辛弃疾词的内容 | 第35-36页 |
3.3.3 关于历代诸选本中的辛弃疾词 | 第36-38页 |
3.4 吴文英词研究 | 第38-42页 |
3.4.1 关于吴文英的出身与经历 | 第38-39页 |
3.4.2 吴文英词集版本考 | 第39页 |
3.4.3 论吴文英交游词作 | 第39-40页 |
3.4.4 关于吴文英的自度曲 | 第40-42页 |
第4章 村上哲见宋词研究的主要特色 | 第42-50页 |
4.1 具有整体的、发展的文学史眼光 | 第42-44页 |
4.1.1 选取张先作为唐五代词向北宋词演变的代表词人 | 第42-43页 |
4.1.2 词选作品对词学观和现世的反映 | 第43-44页 |
4.2 由词及人,知人论世(以周邦彦、周密为例) | 第44-46页 |
4.3 独特而多元的研究视角 | 第46-47页 |
4.4 考证严谨,善于比较 | 第47-50页 |
第5章 村上哲见词学研究的历史地位和影响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7页 |